汉青研究院“人文修养与道德情操”专题课程第五课 慈善、向内寻求和幸福人生
      “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做NGO(非ZF组织)更大的作用在于,让大家通过身体力行地帮助别人,能够让这个社会更加和谐,能够让更多的人明白在追求自己的物质需要之外还有更快乐的事情,就是互相帮助。不只是嘴巴上说一说,还要行动。”      ——刘正琛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患上绝症,由此诞生了我国第一个民间骨髓库。 
        刘正琛,一个年轻的白血病患者。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金融数学系,2002年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就读研究生期间,发起建立阳光骨髓库和北大阳光志愿者协会,2009年发起成立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担任理事长,基金会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从学生社团发展为基金会的公益组织,刘正琛是迄今北京最年轻的基金会理事长,他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并曾前往雅典出席圣火交接仪式。 
        阳光的十年慈善历程。怎样从一个没有任何企业、财团、ZF背景,完全草根的学生社团,发展为现在年筹资近千万的慈善基金会?阳光有什么成功的密码?经历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的?如何向内寻求?圣经新约观念与阳明先生知行合一。什么是慈善?为了公共利益。慈善有什么伦理和价值观?为什么有慈善?你思考过自己的效用函数吗?慈善和商业的共同点——服务。由内而外的幸福人生。受汉青研究院邀请,11月15日晚刘正琛先生将带着的他的“阳光”故事,和人大学子分享他由内而外的幸福人生。敬请关注!
时间: 2011年11月15日 晚19:00
地点: 人大明德法学楼0101室 
联系电话:  010-62511138  李红梅
更多课程详情,敬请查看:http://www.hanqing.ruc.edu.cn/detail.php?class=news&iClassID=9&iInfoID=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