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8466 77
2012-09-24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上海财大等的英文国际期刊分类需要改进


                    一个经济学领域SSCI、Econlit、CSSCI收录期刊级别分类的想法


    北大、清华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复旦上交浙大等要建设“国际高水平大学”,上海财大经济学院、人大汉青研究院、厦大王亚南研究院也唱出高调“与国际接轨”乃至于“已经与国际接轨”!就经济学期刊分类的角度看,我觉着国内这些名牌大学的经济学还远没有接轨,而且多数单位的期刊分类带有严重的“利己性歧视”(只认可那些政策制定者常发表的期刊,把自己不涉及的期刊排除在有效名单之外),比起台湾的大学就要差很多。


    就我从网上得到的一个(应该是几年前的)版本而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把SSCI外文期刊(含管理、经济、会计、统计等多个学科)分为2类,一级和二级,就经济学一级期刊和二级期刊本身而言没有多大问题,比如AER、JPE、EJ等是一级期刊,国内学者常发的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与economicsletters等是二级期刊,但问题在于这个至少包含经济、管理、统计三个一级学科的期刊仅包含了146个期刊,经济学领域估计只有50个左右。但经济学领域SSCI收录期刊2005年已经超过200个,在2012年已经超过了300个。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经济学SSCI收录期刊被排除在了这个名单之外。此类现象也出现在上海财大。《上海财经大学常任轨教职学术刊物目录》将经济学SSCI收录期刊分为四个级别:五大期刊是顶级,主要分支经济学最好的期刊如JIE、JME等是一类,另外的再分为二类和三类。应该说这个级别认定比北大光华的好很多,也凸显出该机构试图在国际一流期刊发文的决心。但整个经济学从顶级到第三类一共是98个期刊。前已述及,98个期刊只有2005年SSCI收录的全部经济学期刊的一半不到,占了2012年SSCI收录全部经济学期刊的三分之一不到。人大汉青几年前看过,也是类似的样子。几年前看到的一份华中科大的经济学外文期刊分类更是不靠谱,只有很少数量的期刊,而且还包括部分非热门的SSCI期刊。


    这也就意味着,假设一个教师在这名单之外的某个SSCI收录期刊发表了论文,即使你发表的这个期刊也是综合类的,甚至影响因子远超过名单中的期刊,也是不被认可的。这是很不公平的。在国内这些机构,你必须在他们限制的这个特定期刊名单中发表论文,否则你的研究就不被认可或者说低人一等。但就教师个人而言,每个人的研究思路和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不同的,从而适合在不同的SSCI期刊发表,从尊重每个人的发展和鼓励公平竞争的角度,期刊分类首先要保证全面性,而不是像这些机构这样弄的很片面。经济学SSCI期刊本身就是很多样化的,有多数的计量实证类期刊,也有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其他纯数理模型推导的期刊,也有纯粹不用计量方法而只是纯文字和必要数字图表的期刊,这就是国际化、多元化和个性化!北大光华管院、上海财大等机构的外文期刊分类偏离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在规律,是不合理的,是需要纠正的。


    除了SSCI,在国际经济学界还有美国经济学会发布的Econlit,Econlit收录期刊是600多个。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上海的某长江学者在2005年前也只是在(非SSCI的)Econlit收录期刊上发了几篇论文,虽然该学者最近几年在中等和中下等的SSCI收录期刊发文已经很常见了。而另一位长江学者虽然在国内最公认的中文期刊发了多篇,但却没能在Econlit或SSCI上发英文文章1篇(最近两三年的情况不甚了解)。Econlit比SSCI难度低,但在海外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例如澳洲经济学会2008年从全球经济类期刊挑出600个,分为三类,大约是300个SSCI,300个非SSCI的Econlit。我估计95%以上的国内重点大学的全职博导(两栖的除外)没有能力独自在Econlit/ SSCI上发英文文章。但另一方面,国家投了那麽多钱给这些学校,要建设国际一流、国际高水平,制定一个合理的制度督促和鼓励这些大学的教师发英文论文就是很必须的。不能上SSCI,就先上Econlit,你在Econlit/SSCI期刊发了英文论文,就能和老外交流。你在《经济研究》上发100篇论文,遇到一个非华裔的老外,他知道你在干什么?还不如在Econlit/SSCI期刊发1篇英文论文,至少他能看懂,他知道你干了什么,能交流。(我这样说,95%的博导会骂我,骂就骂吧)


    台湾为国内这些企图与国际接轨的名牌大学做出了榜样。我在此摘录《逢甲大學商學院教師升等研究成果點認定規則》(1003月17日院務會議通過新訂,1004月14日奉校長核定):

    第一條  本院教師升等研究之學術著作,均須刊登於具名審查制之期刊或專書,並依下等級標準認定點,分別給予5 點、4 點、3 點、2 點、1 點。

    一、A級:刊登於SCI 或SSCI收錄之各域Impact factor 排名前 50% 以內期刊,或國科會各學門之國際期刊分等A 相關等級之期刊著作。

    二、B級:刊登於SCI或SSCI收錄之各域其他期刊或國科會各學門之國際期刊分等B、C相關等級之期刊著作。

    三、C級:刊登於ECONLIT、FLI、EI、Westlaw、LexisNexis、ABS Academic Journal Quality Guide、JournalQuality List(JQL) 、TSSCI 收錄之期刊著作、創刊兩年以上之國外優期刊或港澳地區所發之英文期刊、及國科會各學門推薦之優期刊。

    四、D級:刊登於國外專書文、港澳地區所發之英文專書文、創刊兩年內之國外期刊或港澳地區所發之英文期刊、CSSCI 收錄期刊、或創刊兩年以上之綜合大學及學會出版有審稿制期刊之學術著作。

    五、E級:刊登於其他有審稿制期刊之學術著作或國內專書文。

    刊登於前項以外之學術著作,每篇以0.5 點計算;升等教授者合計最多以2 點為上限,升等副教授者合計最多以1 點為上限。


    从这个条例中可以看出,所有SSCI期刊都算,而且SSCI期刊划分为两类(最高级别的两类),ECONLIT、FLI、EI等也都算,但比最差的SSCI低一个等级,著作(專書,大陆喜欢的编书)最不值钱。我还看了其他几个台湾的大学的分类,有的强调“TSSCI 每件敘獎3 點,唯特殊域而無法在國外發表者,每件敘獎3-5點”。这个逢甲大学的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也就是说,他们从制度上鼓励在国际期刊上发英文论文,英文论文高于中文论文,所有的SSCI都认,Econlit也认。我觉着台湾逢甲大学的这个分类比北大光华和上海财大的分类更全面,更公正,更国际化。


    综合考虑,以国际接轨为导向,我觉着打出接轨口号的国内名牌大学应该这样分类:SSCI分为3类左右,再下是Econlit(仅包括大陆中文期刊中的《经济研究》),再下是CSSCI。对于省属高校,随他去吧。对于地方性高校,比如我了解的一个学校,院长们都看不懂、不看英文论文,SSCI怎么翻译都不知道,把SSCI分为收录和检索两类,检索比收录低一级,我真是无语!!!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资料可能有不全不实之处,言语也可能很偏激。有用意,但无恶意。不认同我观点的,请当作没看见,不要刻意找我的麻烦,谢谢!(写于2012年9月23日晚,作者不常上论坛,必要时请联系Email:402575734@qq.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24 12:17:43
写的好,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24 13:01:43
严重赞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24 14:35:55
好的,下次院学术委员会联席会议的时候,我会把你的帖子打印下来,递交给委员会讨论

但是有一个问题,逢甲大学在台湾其实并不算一个好大学,大致类似于上海的上海大学,你的论点无说服力怎么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24 16:44:45
老吃老做的狗卵 发表于 2012-9-24 14:35
好的,下次院学术委员会联席会议的时候,我会把你的帖子打印下来,递交给委员会讨论

但是有一个问题,逢甲大 ...
看来老兄是个重量级人物。你说的这个事还真难倒我了,我没足够的证据回答。台湾前三(台大成功清华)的经济系的期刊排名我没有,东华台北淡江等有但它们和逢甲差不多,你也知道,很多单位的类似制度都是不上网不公开的。你看一下这个吧“ECONOMIC SOCIETY OF AUSTRALIA RANKINGS OF ECONOMICS JOURNALS  2008”,主题思想和我要说的一致,PDF下载网址:http://www.ecosoc.org.au/files/F ... ournals%2020081.pdf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24 19:18:10
一派胡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