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绍一下我今年的考试情况吧,数学116,英语64,政治65,专业课123,总分368。数学和政治分比较低,主要靠专业课分拉起来了。
政治考的很低,高分都七八十分。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的选择题错的比较多,另一方面就是主观题写的不多,写完后还有空白。所以答政治主观题就要不断写,想起什么写什么;
数学也很低,今年数学题不是很难,考个135以上应该很容易,主要原因是最后两周时间主要精力都放在背政治经济学和政治上,以为数学复习好了,就没有多看,结果手生了,所以数学得天天做,天天看,做题必须非常熟练才行。还有考场上千万不能慌,考场真的和平时的练习不同,我平时自己做真题都很轻松,而且都有时间剩余,分数也在135到140左右,可真正到考试时我第一个大题就是算极限的题我不会求,顿时就慌了,所以到后来就越做越不顺,思路打不开;
英语分数完全超出我的预料,刚考完我估计能考个50分就不错了,因为我英语不是很好,平时做真题阅读理解时,别人都只错4到5个,我一般都错6到7个,而且阅读速度超慢,如果按平时的速度去考试,根本就做不完。所以考试时我先做的阅读,然后新题型,翻译,写作文,最后做的完形填空。阅读翻译花了很长时间,所以剩给写作文,做完形的时间就不到一个半小时了。我大作文小作文几乎就没怎么想,就是心里知道想说什么,主题不跑就行,借平时的语感,也没仔细想组织好句子结构等等,只要念得通顺,不别扭就往上写,最后大作文写完了后面还空了好几行,等交卷子的时候我看到有的人几乎都写满了,我当时就想完了,作文肯定得不了高分。完形我几乎在十分钟内就做完了,就是读了一遍,感觉哪个词通顺就选上了,根本就不知道说了个啥,刚涂完卡,过了不到一分钟就收卷了,所以做英语超紧张。出考场后好多人都说难,也有部分人英语考完就不考了。可等成绩出来后大家都考的还差不多,不像想象中那样惨。所以一定要坚持,即使感觉一门考的不好也要坚持考下来,说不定就是高分。
专业课的分我没感觉意外,虽然我们同学都考100零几,110多,我比他们高一二十分,但我做专业课题时很顺手,因为平时也没练习过专业课的题,就是照着答案看了看历年的考试题,也没做,所以考试时把握不好时间,很多人都是没有写完,其实最后两个计算题都很简单,但很多人都没做。我刚开始做时,就自己算了算时间,比如答一道名词解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一道简答需要多长时间,估计时间不够就少写点,把重点写上就行。这样做完后还剩几分钟。感觉很好。还有就是我专业课的书看了有五六遍吧,就第一二遍看的仔细,剩下就是不断的翻课本,不断的记,到最后我差不多都能照着目录把课本的内容大致说一遍,还有就是看宏观微观经济学的时候要注意画图,数学推导等。
上面是我这次考试的经验和想法。
接下来就主要给你提点意见:
提前准备。越早准备复习越好,有人说太早准备容易战线太长,到后面没有动力了。其实很假,越是到最后就越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就越想挤时间多看点,根本就没有缺乏动力这一说,你想都到快要考了,谁还想着偷偷懒,睡睡觉,都是拼命学,所以最好提前准备,不论看哪门功课都行。我正式开始准备的时间比较晚,差不多就是暑假那时候,那是报了个陈文灯的数学班,就是暑假里上20天课,整个把数学串一下。那时候才开始真正复习,电脑游戏也删了,也很少出校门,整天就是早上6:30七点起,网上差不多12点睡。就这样到最后还感觉不够。所以要提前准备,我们有的同学三四月份就开始准备了,上数学班时复习资料差不多都看了一半了,所以提前准备是没错的。
选好参考书。书店卖的参考书很多,谁写的都有,你要每门找出一套,就做这一套题,其他的参考书等有时间了再看。我数学用的是陈文灯的复习全书,上面讲的比较系统,还讲一些做题技巧之类的,这本我差不多做了3遍;政治看的是任汝芬的序列1-4,其实我只觉得只看序列一就行,其他基本都是扯淡;英语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就是历年的真题,做了差不多三遍,还有就是作文,要多背几篇,背不下来就多看,多记短语和好的句子等等;专业课主要就是看书,看真题。
合理安排时间。我觉得复习时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应该用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一方面是这两门都是150分,另一方面就是如果你这两门课取得很好的成绩的话,上什么专业都没问题,如果这两门中都比较低,即使你英语,政治很高也不一定取得好成绩,而且像英语政治这种变数很大,数学会做就可能得分,专业课背下来有容易得分,而且这两门容易拉开分数。所以要多看数学和专业课,像今年的英语和政治,人家都说复习了英语像没复习一样,没复习政治的像复习了一样,就是英语很难,而政治很简单。
自己复习自己的,不要管别人。我看书很慢,像专业课,人家都开始看第二遍了,我第一遍还没看完,所以不能让别人的进度打乱自己的脚步,要按照自己的计划,一点一点来,务求扎实稳妥,把问题搞懂搞会就行,而不必去管别人复习到哪了。还有就是每天的时间要安排好,我一般都是6点半多起来,吃晚饭,差不多7点半左右到教室,然后中午11点多和同学吃饭,中午回去睡一会,下午1点半左右去教室,到5点多吃饭,吃完后接着学到晚上10点半回宿舍。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感觉时间不够了,就中午都不会宿舍,直接到教室趴一会,就这样熬啊熬,生活很单调。时间安排主要看自己的需要,感觉需要多看看就看看。总之,要勤奋刻苦,相信天道酬勤。
多看真题。尤其是数学和专业课的真题,数学就和高考时的数学一样,内容永远都是那么多,重点同样也是年年相同,所以复习时要抓住重点,把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搞懂,记牢,记清。每年的试卷题目所考的内容就是重点,因此要把真题研究透,这个地方反复出题,说明很重要,就要加强这个地方的练习。专业课出题我自己感觉很没有规律,就是一个地方他不会反复去考,他会考那些你很少看的,或者看书时容易忽视的内容,所以专业课不仅要把重点的东西搞懂,同样不重要的东西也要适当关注。总之,我觉得对于专业课就要多看,把书多看几遍,把真题多看几遍,几乎就没什么大问题。
上面差不多就是我能想到的比较重要的东西,只是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在复习的过程中还要自己根据情况来行动,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定下目标,只要这个目标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只要自己努力了,就肯定能够达到。算了,我又开始吹了,说一套,做一套,自己未必都能办到。但是这肯定是正确的道理。也没啥了,就祝你考研顺利,金榜题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