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
陈XX,男性,60岁,教师。数年来偶感右足拇指疼痛,受累时加重,起初,在口服抗风湿药如保泰松、萘普生、吲哚美辛等后常能缓解,效果不佳时加泼尼松1周后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最近,夜间因右足拇指剧烈疼痛而惊醒,加倍口服萘普生后,症状仍未缓解,反而疼痛加剧,次晨再次来门诊求诊,经诊断为痛风症后,给予秋水仙碱、苯溴马隆、右旋糖苷铁、氨氯地平等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3周后病情缓解出院。1、秋水仙碱是哪一类药物?它治疗痛风的原理是什么?2、苯溴马隆这种药有什么作用?3、从上面用的这两种药推断这位患者得的痛风症由什么引起的?4、这位患者能否多吃含嘌呤的食物?并从嘌呤的代谢机理上给与解释。
秋水仙碱片是治疗痛风的特效药,可以有效控制痛风的发展,在急性期用药比较好。
秋水仙碱最先由两位法国化学家PS·波列特与J·卡文顿于1820年提取出来的,还有一种说法,秋水仙素是在1937年发现的。最初萃取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的一种植物碱。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晶体,有剧毒。最先用于治愈风湿病和痛风,但其具泻药及促进呕吐的功能也成为医师开处方的原因之一。现今主要用于治疗痛风上。此物质之后经研究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