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股市下跌惨剧的持续上演, 2011年10月,国内A股市场新增IPO企业仅仅为9家,共募集资金188.2亿元,实募资金182.11亿元,实募资金比率为96.77%。2011年10月A股IPO具体特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A股市场新增IPO家数初现连续下降态势
截止到2011年10月,A股市场新增IPO数量10月骤减为寥寥9家,而此前的8月为25家,9月减少为21。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增数减少12家,环比也下降12家,新增IPO家数初现连续下降态势。10月新增IPO上市的9家中于上证所主板上市一家,其它8家在深交所上市,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各4家。共募集资金188.2亿,其中主板募集资金135亿,占总募集资金的73.71%。

图1:2011年8-10月A股IPO板块分布趋势
二、平均募集资金崎岖中见增长
尽管新增IPO家数剧减,募集资金总额有所下滑,但每月募集资金的平均额度在曲折增长(见图2),募集资金平均额度由8亿左右增长为10亿左右,10月更是罕见的高达20.9亿元,7月出现低谷的原因是没有主板的大力支撑。数据表现为局部回落而总体上涨,企业在市场募集资金的能力显著提升。

图2:截止10月半年A股IPO募集资金的平均值分布
三、新股市盈率不断回归
10月市盈率最高为62.19倍,最低15倍,平均为33.54倍,其中以20-40倍居多,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主板市盈率低至15倍,中小板和创业板平均倍率为35.86.在今年前四个月,新股发行市盈率整体偏高,尤其一月份大多在80倍以上,而且最高市盈率有两只超过100倍,二月、三月及四月IPO市盈率大体在50——80倍之间。自五月以来至10月,IPO市盈率持续低行,陡然下降至50倍以下,上海主板的发行市盈率接踵而来降至20倍以下。这是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表明发行人与投资者逐渐回归理性,所谓随行就市,当弱市IPO时,投资者更谨慎,发行人也只能降价促销。

图3:2011年10月市盈率比较图
四、制造业IPO发行骤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