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出手整頓證券業 中國的監管當局正在加緊整頓國內搖搖欲墜的證券業﹐以防止該行業爆發金融危機。 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迄今為止一直是負債累累的銀行業。然而﹐隨著幾家證券公司先後爆出醜聞以及股市最近跌至5年來的低點﹐監管當局正將注意力更多轉向證券業。 近幾個月來﹐局面已經有了一些轉變。中國證監會(CSRC)一直允許大型證券公司之間依據市場原則進行合併﹐鼓勵更多外資進入這一行業﹐並且在設計投資產品方面給了證券公司更大的靈活性﹐以便它們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要。 此外﹐中國證監會領導層的變動有可能進一步推進中國證券業的改革。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預計下月將讓位給現任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人們認為後者更具主動性。 中國人民大學(China Renmin University)的證券專家趙錫軍說﹐中國監管當局的政策已經有了重大轉變﹐它目前選擇更多依靠市場的力量來整頓證券行業﹐減少過多的政府干預。 然而許多市場人士表示﹐政府在這方面的進展還遠遠不夠。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駐香港的董事總經理胡祖六(Fred Hu)說﹐“需要進行徹底而廣泛的改革……但政府缺乏足夠的政治意願來解決這些問題。”他指出﹐中國政府今年早些時候提供了人民幣80億元(合9.666億美元)的貸款來挽救出現巨額虧損的南方證券(Southern Securities)﹐政府監管當局將該公司的虧損歸咎於違規操作和管理不善。 中國的證券公司近年出現了巨大虧損﹐這主要應歸咎於它們在監管不力且缺乏透明度的中國股市上進行的投機性操作。政府一家智囊機構的分析師趙曉(音譯)估計﹐自2001年以來﹐中國證券業每年的運營虧損已經超過人民幣1,000億元。 與此同時﹐證券業爆出的一些醜聞更增加了公眾對證券公司的不信任感﹐在這些醜聞中有證券公司被控盜用了客戶數十億元人民幣的資金。諸多問題的積累終於導致上證綜合指數在9月13日跌至了1,260.32點的5年低點。 在此後的一週﹐該指數又反彈了15%以上﹐因為人們預期政府監管當局將會改組﹐一些新的救市措施也會陸續出台。上證綜合指數昨日下跌了1%﹐收於1448.56點。 政府監管當局清楚﹐股指的短期波動並不可怕﹐但要防止危機的爆發﹐市場必須解決一些長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