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公共经济学
5282 17
2006-12-14

国内财政研究太多的捣浆糊工作,一点逻辑和科学性都没有,当然也有好的,凤毛麟角而已。

有鉴于国外财政学这些年的发展,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数理分析越来越多,希望国内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中国财政的数理分析能力提升做出贡献,扫平这些乌七八糟的文字垃圾,给人们一个清晰的认识。

MIT很多牛人,大家如果到中央财经大学新成立的经济管理研究院上面去看就会发现明年有很多大牛来讲课,当然大家不要以为我就是中财的,我是一个研究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15 22:49:00
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0 13:18:00

好倒是好?不过我要问,中国的数据真实度多少?时间持续性怎样?符合逻辑要求吗?研究能很有价值吗?

数据的世界与实际的距离本身都值得商榷,如果原始数据的不真实可靠,会能继续吗?能够保证不误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1 02:16:00
支持!大力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 21:36:00

第三楼的观点很理性,应该是做过深刻思考的!我们的财政研究既要注重与国外接轨,也要立足我国现实。我国在财政领域的理论研究,一直跟不上改革的步伐,究其原因?我想不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手段或者方法落后于国际,而是我们的理论工作者本身的问题。大家仔细想想,在我们的周围有多少学者不是“人云亦云”?每当政府出台一项改革政策,又有多少人提出过质疑?

我们在追求研究方法“时髦”的同时,请大家先把中国现实中最基本的问题解释(规范分析)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23 23:10:00
很同意,我的导师是做财政的,我准备在数理财政方面下些功夫!数据是个问题!方法也很重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