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re301 发表于 2011-11-21 09:10 
夸克除了每天陪大家在论坛灌水
还有时间去收看非诚勿扰
学术还搞得杠杠地
看书想问题的时候自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但跑数据的时候也可以看电视,这不耽误啥事。而且那个人是经济学博士,就格外留意下。
我有个师兄曾经跟我说一天高效率做2个小时研究比瞎忙活12个小时效果好。现在我越来越认同这句话,自己的毕业论文一天保证有两个小时认认真真在做就完全可以确保质量,剩下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干点别的——可以与学术有关,也可以与兴趣有关。一刀切或者埋在故纸堆里未必可取。
另外,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比如诸位睡觉的时候我在改论文和做数据,有时候不知不觉一夜就过去了。有许多人都是夜猫子,半夜工作效率高,恰好我的导师也是这类人,所以我们经常是半夜通信改论文。今天我一早到学校,他还没起床,我只能等他来了再讨论论文。
现在一周2天全职做研究助理的工作,剩下3天忙自己的毕业论文(包括参加学院的研讨会等),周末如果有时间就再思考下毕业论文之外的论文(当然也包括灌水、看球赛、看娱乐节目、看电影电视剧等、偶尔也也玩实况)。
一直有人质疑为菊同学一年写那么多论文是否可能,我的经验证明这不仅可能而且还有富余。求学阶段做的每件事都可能对写论文有意义,哪怕是看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比如说性别不平衡和婚姻市场,前不久Wei and Zhang不就在JPE上发了论文(初稿见2009的NBER working paper)。关键是看,你到底是为了娱乐去看电视,还是在休息放松的同时积极思考下一个选题。
再比如说前段时间国内热播的电视剧《新水浒传》,我就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起义军会在水泊梁山聚集?”经济学上是否有人对中国古代或者近代的历次起义做过分析——现在主要集中在灾害论,认为天灾多的地区容易出现起义。这是地理决定论,是否科学?有无办法实证检验?
很多人抱怨没有题目做,这倒未必是学术水平问题,而恰恰是忽略了生活和历史,而生活和历史——对于现代人而言往往是最初通过电视节目得到的信息,随后才去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