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327 11
2011-11-23

要走出认识通胀的误区

李俊

所谓的通胀,就是货币购买力下降,这是多数学者的共识。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通货膨胀是指整个经济的总价格水平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呈持续上升状况。”这个观点就告诉我们,通胀是总价格水平出现上升,而不是某些商品价格上升。因此,局部物价上涨就不能算是通胀,所谓的“结构性”通胀的说法就是非常荒谬。

通胀描述的对象是整体,所以判断是否出现通胀现象,一定是总价格水平。这个总价格水平,并不是瞬间的总价格水平,而是一定的时间内。春节期间,各种商品普遍都比节前上升,从而导致总价格水平上升,但是并不能说发生了通胀。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奥地利经济学派学者对通胀上认识和弗里德曼有一些不同,这种观点认为通胀是“任意交易媒介的名义数量超出其在自由市场本会的产量而进行的扩张”的现象。按照这个观点,只要这个交易媒介过多,就会发生通胀现象。因此,法定货币时代,通胀就更加难以避免。

通胀税这个词语,我们并不陌生。通货膨胀对人们财富的一种掠夺,本质上侵犯了货币持有者的财产权。实际上,货币是购买力的凭证,是一份契约关系。如果我们到游戏室玩游戏,就需要购买游戏币。比如,一个游戏币可以玩一次游戏,这是商家规定的。要是商家改变规定,说玩一次游戏需要两个游戏币。对于改变规定之前持有游戏币者,他们游戏币的价值将损失一半。

严重通胀来临,ZF往往都采取微观手段来应对,普遍的做法就是价格管制。要知道,通货膨胀是指整个经济的总价格水平上的问题,而不是某些商品价格的问题。因此,通过价格管制治理通胀,后果往往是相当严重。解决通胀问题,只能从货币里找到答案。事实上,人们对通胀认识还有很多误区,比如认为商人哄抬物价而导致通胀。通胀不仅一个简单的物价问题,并且关系到财产权问题。当局滥发货币,就是通过隐蔽手段侵犯人们的财产。

关于购买力方面的认识,人们也有不少误区。比如,五年前,甲地到乙地的车票价格是30元,现在是60元。从表面来看,票价上涨了一倍。实际上,我们很多时候都忽略产品质量的因素。如果以前30元的票价是非空调车,现在60元的票价是空调车,车也比以前漂亮了,坐起来也舒服了。这种情况下,这个涨价也包含了产品服务质量的提升。因此,真实涨价就要低于一倍。

我们看到发达地区的车票价格比贫穷地区要贵,但是把产品服务质量因素考虑进来,就未必真正前者比后者要贵。我举例自己观察的现象,珠海到广州和湛江到信宜,路程都是150公里左右。珠海到广州票价是70元,湛江到信宜票价是60元。前者是豪华直达大巴,全程高速、南沙港快速干线,行车时间不到两个小时;后者全程国道,中途上落,行车时间三个小时左右。前者属于珠三角地区,后者属于落后的粤西。这样比较之后,我想多数人都觉得前者的真实价格更便宜。因此,判断通胀问题时,就不能仅仅看名义上的价格,也要把产品质量因素考虑到里面。

如果把产品服务质量因素考虑进去,那么经济越发达地区,东西就越便宜。因此,社会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导致商品平均价格水平上升,并不一定是通胀。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到2002年,中国出现了严重的通缩。可惜好景不长,中国又进入通胀时代。当时,房价降幅达到三分之二,这对老百姓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其实,通胀种类没有那么多,所谓的“结构性”,“输入型”,“成本型”等等,这都是胡说。通胀就是一种货币现象,是货币过多造成的。更为严格来表达,就是任意交易媒介的数量过多了。

2011112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23 06:30: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3 08:52:08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3 10:49:19
可不可以理解为货币超发,就是市场上货币总量超过以现在价格计算的社会商品总量,导致商品总体价格上涨。货币发行量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3 14:05:30
中国的通货膨胀就是产生于结构性的通货膨胀,怎么能说结构性通货膨胀是荒谬的呢?
所谓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就是指经济体的不同成分发展的速度是不一样的,由于不均衡的发展,导致局部商品价格过高,尽管总体上价格不高。我们举个例子,当城市经济发展时,农民们的收入是增长,还是下降?我们从表面看,以为城市发展了,农民跟着沾光,生活水平也是提高的,但是这是不对,农民的生活水平一定是下降的;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沿海地区发展了,内陆省份生活水平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道理和前面一样,一定是生活水平下降了。
为什么城市经济发展,影响到农民生活收入,为什么沿海地区的发展,影响到内陆省份的收入,这个就是因为结构性通货膨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很容易分析的。我们这里不去直接推导这个结论,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证明一下这个结论:
全世界经济零增长,中国经济一年增长10%,中国最发达城市一年可能增长30%以上,所以我们第一个结论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每年地方银行都统计货币回笼,但是永远都不归零,这意味着货币是流动的,统计表明,这样的流动多数是单向的,从一个地区固定的流向另一个地区,这是我们第二个结论;货币的流入意味着商品的流出,如果一个地区不断的流出商品,不断的流入货币,就是通货膨胀,单向的货币流动产生通货膨胀,这是我们的第三个结论;货币回笼不平衡怎么办?一个是央行强行收回,正回笼的补给负回笼的,我们知道货币的单方向流动就是通货膨胀,另一个就是不收回,允许地方负债,但是负回笼地区要增发货币,还是通货膨胀,如果不收回、也不增发怎么样,这样原来的正回笼货币的地区,又变回了负回笼地区,而负的又变回了正的,但是这种办法有个死穴,就是不允许地方经济过快增长,他就是想快也快不了,因为没有货币支持,慢慢的全国经济发展就均衡化了,但是这违背了让一部份地区先富起来的基本国策,也限制了全国的GDP增长,因此不行,所以中国经济增长永远会伴随结构性通货膨胀的阵痛,这是我们第四个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23 14:16:52
no comments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