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63 0
2011-11-24

11月16日至19日,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接二连三的会谈、会晤、峰会让人眼花缭乱,其中东亚峰会,由于美、俄首次参加,国家的数量达到18个,所以最引人注目。

    虽然会议名称、数量繁多,但东盟系列会议只是一个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倒是围绕东盟系列峰会的各国表态和国际关系氛围更引人注目。

    自由贸易区谈判遍地开花

    最近一段时间,大型多边国际会议接连不断。11月12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举行。会议举行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到夏威夷东西方中心发表演说称,美国须积极加强与亚太国家的联系,为美国人制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并带动经济发展。

    11月份,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也刊登了希拉里的文章。文章强调美国今后外交经济政策重心仍在亚洲地区,并宣称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601099,股吧)世纪”。而奥巴马一直宣称自己是“太平洋总统”。

    美国华人全国委员会主席,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薛海培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美国战略转移亚洲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经济方面的考虑;二是地缘政治的因素;最后就是中国的崛起。几年来,西方人认为,中国的崛起是挡不住的,全世界经济、军事、政治中心正在向亚洲靠拢。美国重视亚洲也理所当然。

    为配合美国战略转移,美国拿出了实际行动。在APEC会议上,奥巴马极力推动打造的跨太平洋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鼓励与会国家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Partnership,TPP)的谈判。

    TPP现有9个成员经济体,分别是新加坡、文莱、智利、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和越南。最近传出消息,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宣布加入TPP的谈判。

    这样一来,成员经济体增至12个,如果谈判成功,将形成约8亿人口的市场和占全球经济约四成,规模比欧盟还要大。TPP除了一般的传统自贸协定的范围之外,还将涵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劳工标准和环境等相关的贸易课题。

    薛海培告诉记者说,有人认为TPP是专门用来对付中国的,这个说法不对。美国可能想利用TPP与中国拉开距离,但不是冲着中国来的。TPP是一种高端自由贸易体,除了零关税的货物贸易,还包括政府采购、劳工标准、知识产权等。

    加入TPP的门槛很高,中国如果加入需要作出很大牺牲。因此薛海培认为,对于TPP中国不必过分敏感,中国目前标准达不到,可以先不加入,中国继续推进自己的自由贸易区,现在不进入TPP,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也是东盟系列峰会的热门话题,东盟领导人也在力推“东盟与多伙伴增进自由贸易协定”。目前,同东盟签有全面的双边自贸协定的对话伙伴国有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另一对话伙伴国印度则只完成了双边自贸协定下货物贸易协议的部分。东盟与中国自贸协定去年起生效。

    11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晤时提出,三方要共同努力,确保年内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明年启动相关谈判,尽早完成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等。

    东盟组织主导权争夺加剧

    东亚峰会与会国家已经达到18个,这些国家之间关系错综复杂。东盟历来奉行平衡外交战略,但东盟10国政治、经济、军事利益各不相同,美国等大国的加入使东盟披上过多的政治与安全色彩,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地区和平与安全带来威胁。

    11月16日,奥巴马和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宣布,美国愿意和澳大利亚进一步加强经贸、军事和安全合作,进一步加强美澳同盟关系。这样一来,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基地越来越多,除日本、韩国基地,再加上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基地,构成了它的防御体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部副主任刘飞涛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试图全面主导亚太秩序再调整,主要目的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主要手段就是希拉里所说的“前沿部署外交”。

    美国看重亚洲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以来,亚洲是世界经济复苏最强劲的发动机。在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的背景下,亚洲成为美国复苏经济,尤其是实现出口倍增计划的唯一现实选择,美国希望利用毗邻亚太的地缘优势,使亚太地区“全力救美”。再者以中、印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崛起,使亚太权力格局发生变化,亚太秩序面临再调整,尤其是亚洲区域主义的发展令美国担心被边缘化。

    11月18日,奥巴马在东盟-美国领导人会议上重申说:“我想大家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的政府不仅致力于加强美国与个别国家的关系,也要巩固同这个区域制度的联系。”东盟与美国领导人也采纳了落实“东盟-美国为持久和平与繁荣加强合作伙伴关系”的五年行动计划,及一份欢迎双方致力于提升伙伴关系至战略层面的联合声明。

    也在11月18日,温家宝在10+3会议上指出,东亚合作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坚持东盟主导,突出发展、互利、共赢的主题,继续以10+3为主渠道推进东亚一体化建设,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0周年。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建立对话、睦邻互信和战略伙伴三个阶段。中国与东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双方贸易额从1991年建立对话关系之初不到80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2928亿美元。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11月18日在10+3会议上宣布,将以2兆日元资助东盟33项重大基础建设,并呼吁设立多边论坛,讨论涵盖全亚洲的海上安全与海事合作,并和平解决南海主权争议。与此同时,中国总理温家宝也承诺提供东盟100亿美元信贷及30亿人民币的海事合作基金。两者对比不难发现,都在争取在东南亚的影响力,较劲意味甚浓。

    东盟峰会前,奥巴马和希拉里在亚太地区访问时,都提到了一个与他们访问根本不挨边的问题,那就是南海问题,奥巴马11月16日在澳大利亚访问时说,北京必须遵守全球航行规则。美国加入东亚峰会使多年来东亚合作形成的良好局面,有可能发生变化。多年来形成了以东盟为主导,10+1、10+3为主渠道,东亚峰会为战略论坛的合作模式和格局。

    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计划在东亚峰会上提议,让涉及南中国海领土争端的各方举行会谈,“商讨各国的主权争议,划清无争议和具争议的地区”,从而在南中国海建立一个“和平、自由、友谊与合作区”,而不是可能引发冲突的爆发点。

    菲律宾的提议在11月15日遭到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的反对。但是美国在不同场合支持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美国一直高调宣称将在东亚峰会上重点推动政治安全合作。当前情况下,在东亚峰会过多引入政治安全问题,特别是如果涉及具体争议,不仅无助于东亚合作的发展,反而有可能打开“潘多拉的盒子”,激化地区矛盾。

    东亚峰会作为东亚地区一个新的合作形式,致力于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实现东亚共同体目标。11月19日中午召开的东亚峰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在当前形势下,东亚峰会继续坚持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坚持团结、发展、合作的主题尤为必要,不能偏离这个方向。同时,他也强调,中国向来希望与邻国一对一处理领土争议,排除国际力量的介入,南海问题是双边问题,不是多边问题。希望能在双边的基础上解决南中国海的主权争端。

   大国借力小国相互制衡

    APEC会议结束以后,希拉里就开始她在亚洲的穿梭外交。出访前,希拉里说,美国将同其五个具有协约关系的盟国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韩国和泰国加强合作。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及领导地位正是通过这些国家得以体现。

    为展开对亚太地区的新一轮外交攻势。11月16日上午,在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会面后,希拉里登上停泊在马尼拉湾的“费兹杰罗”号美军战舰并发表讲话。她表示,美国将与盟友菲律宾合作,共同应对核扩散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同时帮助菲律宾提高领土防卫和封锁能力,并提供海洋事务上的支援。

    希拉里和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签署了《马尼拉宣言》,承诺为菲律宾提供军事及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合作,并希望升级两国的同盟关系,以满足21世纪的“新挑战”。

    声明说菲美双方将会利用两国政府的技术和资源,使菲律宾的经济发展摆脱束缚。另外,根据菲律宾当地媒体的报道,在今年早些时候,菲律宾刚向美国购买了一艘汉密尔顿级巡洋舰。

    罗萨里奥将在明年1月访美,届时将拜会美国国防部部长帕内塔及再次会晤希拉里。届时,双方将商谈美国对菲律宾提供援助的问题,包括向美要求提供第三艘海岸卫队巡逻舰。

    结束对菲律宾的访问后,希拉里在11月16晚间来到泰国,她承诺将继续向遭遇严重洪灾的泰国提供新一批物资援助和灾后重建帮助,她同时表示支持进一步推动泰国国家和解进程。美国政府在继续向泰国追加1000万美元的援助款之外,还将提供包括维修廊曼机场等在内的一系列重建帮助。

    配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曼谷,美国驻扎在日本的“拉森号”驱逐舰也已经开抵泰国。这艘船上人员的首要任务是协助曼谷第二大机场廊曼机场恢复运作。这座主要运营内陆航班的机场因为洪水包围,已经暂停运作了好久。

    美国总统奥巴马11月18日宣布将派遣国务卿希拉里12月1至2日出访缅甸,这将是50多年来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缅甸。白宫官员称此访显示缅甸“在朝向民主的道路上已取得一些进步”,“或可开启两国关系新的篇章”。奥巴马在参加东盟会议期间,还与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昂山素季通话。

    奥巴马在出席东盟系列峰会期间,与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领导人会面。奥巴马同印度总理辛格会谈时说,东亚峰会可以说是一个最高论坛,我们会在这里讨论海事安全、防军备扩散、灾难和人道救援等课题。

    奥巴马同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会谈时说,由于美国和菲律宾的关系,在安全事务上,两国会互相“留意”。奥巴马在与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举行会晤时说:“要研究出和平解决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南海争端的方法。”

    在东盟系列峰会期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与多国领导人会见,11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会见泰国总理英拉。温家宝表示,中方愿与泰方加强安全执法合作,维护湄公河航运的安全和秩序。

    11月1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会见吉拉德时,温家宝表示,中澳两国要坚定信心,本着互利、互谅、互让精神,尽早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安排;扩大人文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在会见李显龙时,温家宝表示,中新要充分发挥双边合作联委会等机制的作用,实施好中新自贸区协定,深化在地区事务中的协调配合,推动中新关系实现新的发展。11月2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文莱访问,与文莱苏丹哈桑纳尔举行会谈。

    薛海培认为,中国在今后的时间里,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减少周边国家的疑虑,以免被孤立。但目前看来,亚洲没有出现各国合伙对付中国的迹象。




作者:薛洪涛 来源:《法治周末》2011年11月22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