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25-1-15 20:35:40
hhj 发表于 2025-1-15 19:24
由于价值是耗费补偿,而这是指物(商品)的价值,所以物的价值越小越好。物价值越小说明越能够满足人们的 ...
前面早期回帖及后续近期回帖,避重就轻,皆答非所问。

回帖内容,既不能消除他人疑惑,也不能证明你所说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16 09:43:47
jjspace 发表于 2025-1-15 20:35
前面早期回帖及后续近期回帖,避重就轻,皆答非所问。

回帖内容,既不能消除他人疑惑,也不能证明你 ...
是否答非所问,要看你是否真的理解别人的话。
你所强调的“人的需要”本质上就是耗费补偿。不过看来你并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16 09:45:16
使物的价值最小化是人类经济的根本目标,而价值与物的价值成反比,要前者大就要后者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16 12:35:05
hhj 发表于 2025-1-16 09:43
是否答非所问,要看你是否真的理解别人的话。
你所强调的“人的需要”本质上就是耗费补偿。不过看来你并 ...
你上面的回帖依然是:避重就轻,答非所问,既不能消除他人疑惑,也不能证明你所说正确。



你不直面他人因为不懂你所说而向你提出的问题,也不直接解答他人因为不懂你所说而向你提出的问题,反过来却用他人不懂你来加以应对,这不是有效的交流讨论方式,更不是有效论证方式,并不能证明你所说就是正确的。


不懂你,才会问你。懂你,就不问你了。

不懂你,问了你,你不答,却说他人不懂你。

他人还是不懂你,又问你,你不答,又说他人不懂你。

他人还是还是不懂你,接着又又又问你,你还不答,又又又说他人不懂你。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1-18 15:28:35
jjspace 发表于 2025-1-16 12:35
你上面的回帖依然是:避重就轻,答非所问,既不能消除他人疑惑,也不能证明你所说正确。


...
你所强调的人的需要,本质上就是耗费补偿。这样说是否够简单明白 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1:52:36


价格新解读:舍与得,得与舍。两者逻辑关系的本质无别。


                        舍                                                  得
价格P1 = --------------------    (或者   价格P2 = --------------------  )
                        得                                                  舍           



示例:假如,有人去超市买矿泉水,超市的某品牌一瓶矿泉水价格标价为5元。
换做上面的“舍与得”标价方式,两种标价方式如下:



                                                   5元(舍)
第1种标价方法,价格P1 = -----------------------------------
                                                   1瓶(得)



                                                   0.5瓶(得)
第2种标价方法,价格P1 = ------------------------------------
                                                      1元(舍)




“舍得”,本质是交换,也就是用“舍”交换“得”,并且“舍”与“得”作为通用符号,可以代入每一个人各自“舍”与“得”预期性和现实性的具体的内容。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舍得”一词把价格含义表达的特别生动、精彩、传神。很多人也喜欢把“舍得”作为人生格言,也喜欢为他人题字时选择“舍得”二字。舍与得,不可分离,必同时存在。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舍与得,在形式、性质、逻辑上必然存在,在内容、表现、数量上不一定符合预期,具有或然性。所以,我认为“舍得”也是一个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哲理化、日常化、口语化的价格理念或经济名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2:04:40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1 11:52
价格新解读:舍与得,得与舍。两者逻辑关系的本质无别。
有个毛用啊,哈哈哈
再说,人家曼昆早就说了,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4:33:30
jjspace 发表于 2025-1-13 21:07
是的,这需要略微简单展开补充一下:


价格,就是交换比。价格只出现再交换场合,除此之外就没有价格。

再来看看最高价值。世俗文明(如中原文明)认为性命价值至高无上,拿什么都不换,没有价格。教条文明(如耶路撒冷文明)认为信仰价值至高无上,他们宁要信仰不要性命,也是拿什么都不换,也是没有用价格。

价值研究绝对不能够局限于经济领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5:03:2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5-2-11 14:33
价格,就是交换比。价格只出现再交换场合,除此之外就没有价格。

再来看看最高价值。世俗文明(如中原 ...
价值研究绝对不能够局限于经济领域。
-------
麻烦无知同学自谦一点儿,不要言之凿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5:25:45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1 11:52
价格新解读:舍与得,得与舍。两者逻辑关系的本质无别。


舍得什么去换取什么,这就是交换。交换场合的价值低于性命,低于信仰,低于尊严,因此才会有交换比,才会有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6:33:26
现更正前贴一个数字,补充几个文字,重发一下。




价格新解读:舍与得,得与舍。两者逻辑关系的本质无别。



                        舍                                                             得
价格P1 = --------------------    (或者   价格P2 = --------------------  )
                        得                                                             舍           



示例:假如,有人去超市买矿泉水,见超市的某品牌一瓶矿泉水价格标价为5元。
从买方主体视角看,上面的“舍与得”标价方式如下:



                                                     5元(舍)
第1种标价方法,价格P1 = -----------------------------------
                                                     1瓶(得)



                                                   0.2瓶(得)
第2种标价方法,价格P1 = ------------------------------------
                                                      1元(舍)


从卖方主体看,舍水,得钱。差别仅此而已,舍与得,依然俱在,本质无变化。


“舍得”,本质是交换,也就是用“舍”交换“得”,并且“舍”与“得”作为通用符号,可以代入每一个人各自“舍”与“得”预期性和现实性的具体的内容。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舍得”一词把价格含义表达的特别生动、精彩、传神。很多人也喜欢把“舍得”作为人生格言,也喜欢为他人题字时选择“舍得”二字。舍与得,不可分离,必同时存在。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舍与得,在形式、性质、逻辑上必然存在,在内容、表现、数量上不一定符合预期,具有或然性。所以,我认为“舍得”也算是一个很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哲理化、日常化、口语化的价格理念或经济名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6:39:36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1 16:33
现更正前贴一个数字,补充几个文字,重发一下。
朽木不可雕也,还补啥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7:30:3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5-2-11 14:33
价格,就是交换比。价格只出现再交换场合,除此之外就没有价格。

再来看看最高价值。世俗文明(如中原 ...
价值研究绝对不能够局限于经济领域。
--------------
是的。我很认同你这个观点。价值概念,绝不能局限于经济领域,更应拓宽到适用于一切人类活动现象。


我前贴的所举的超市矿泉水价格示例,目的是引出的”舍得“概念是一个适用于人类实践活动的普遍的概念,以及它在经济领域的新解读。”舍得“在经济领域表现了价格含义。

至于”舍得“在非经济领域的表现,我在更靠前的帖子中,曾经提到过,不管是谁,当他提出一个新的价值概念后,应经得起以下各领域现象进行反复验证。


“......


扩大一下现实检验范围,再粗略的归个类:
1.自给自足;
2.分工协作;
3.研发、生产、流通、分配、交换、消费等;
4.刑法条款中的欺诈、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
5.战争;
6.殉道;
7.其他人类活动现象。


......”



在今日前贴中提及的:“舍得”,本质是交换,也就是用“舍”交换“得”,并且“舍”与“得”作为通用符号,可以代入每一个人各自“舍”与“得”预期性和现实性的具体的内容。


人们希望”舍弃“低价值的事物,追求实现”换得“高价值的事物。至于具体的,舍什么,得什么,那是作为主体的人他自己认定的高价值和低价值的是什么了。


在通常人们认定的非经济领域,有人捐赠施舍,有人殉道牺牲,有人暴力掠夺,等等吧,都取决于每一个人或参与方间的各自高低价值认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1 19:42:56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1 17:30
价值研究绝对不能够局限于经济领域。
--------------
是的。我很认同你这个观点。价值概念,绝不能局限 ...
所谓价值观,就是对价值排序的看法。对人类文明有所研究的都应该了解这一点,不同文明,价值排序就可能不同,并非全人类一致。

在最高价值之下,那就是次一等的价值,包括审美,好恶,等等。交换场合的价值取向就是次一等的价值。大家手头上都有某些东西是舍得的,也有试图拿去换取某些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各人就会去寻找交易对象,并与持有人商谈交换比例(所有交换标的都商品,货币也包括其中),合则拍板成交,不合则另找一家。

交易双方的价值取向必须截然相反。你要的东西就是我有的,而且是我舍得的;我要的东西就是你有的,而且是你舍得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成交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2 18:36:12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5-2-11 19:42
所谓价值观,就是对价值排序的看法。对人类文明有所研究的都应该了解这一点,不同文明,价值排序就可能不 ...
  为你点赞。你已理解从新价值概念通向交换价格的基本推演逻辑关系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2 19:51:10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2 18:36
为你点赞。你已理解从新价值概念通向交换价格的基本推演逻辑关系了。
“交易双方的价值取向必须截然相反”还可以进一步作出解释:由于任何一方都希望少付出多取得,因此各方心目中的价值就是两个相互背离的象限(直接否定掉”等价“概念),只有两个象限比较靠近才有可能通过讨价还价的途径来产生重合的一线天,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2 21:47:20
地地道道的唯心价值论。在艺术界有句名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仅送给楼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2 22:45:57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5-2-12 19:51
“交易双方的价值取向必须截然相反”还可以进一步作出解释:由于任何一方都希望少付出多取得,因此各方心 ...
对的。那就是生活常识了。买方心理有个价格区间1,卖方心理有个价格区间2。有讨价还价情况,也有明码标价的情况。


(1)区间1和区间2有交集,买卖双方会达成交易,通过讨价还价,最终会有个交易价格出现于世。这也是生活常识。
比如,区间1为[5, 10],区间2为[8,15],最终交易价格会出现在[8, 10]这个范围。

如果作为卖方的超市明码标价了,给矿泉水价格一个具体数字比如 9,那么作为买方的顾客的心理价格区间的最高上限必须高于 9,顾客才会在超市购买价格9元的矿泉水。


(2)区间1和区间2没有交叉,不会达成交易,不会有真实交易价格出现于世间。比如,区间1为[5, 6],区间2为[8, 10],两个区间没有交集,没有交叉,则买卖双方不会达成交易。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讨价还价的经历经验,对以上内容应该是比较熟悉的。



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人对某物有需要,想要获得它,最终人们采取交易方式获得想要的该物品,其实经历了以过程:

第一步,选取交易方式,放弃非交易方式。
(放弃了自给自足/自产自销,放弃了诈骗,放弃了盗窃,放弃了抢劫,放弃了美式0元购之类的,等等)

第二步,舍弃自己的货币,从他人那里换取某物品,并与他人讨价还价协商最终交易价格。
(这期间,还有一些具体情况,比如选择即期交易,放弃了跨期交易,或选择跨期交易,放弃即期交易,要不要签约、立合同、仲裁之类的,等等)

第三步,交易达成,真实交易价格出现。

当然,后续如果还有交易需要,条件变化后,价格也会出现波动情况。



通常在做交易价格逻辑推理的时候,一般会把第一步和其他环节的小细节给忽略了,只留下粗线条的逻辑推理。一般来说,就像经济学教材那样,推导交换价格,取其逻辑大要,基本上也足够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2 23:03:42
曹国奇 发表于 2025-2-12 21:47
地地道道的唯心价值论。在艺术界有句名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仅送给楼主。
前半截,说是唯心价值论,肯定是不对的。后半截,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这是对的。

在本楼第一帖中,我说过,人是价值尺度,人是价值标准,所以由每一个人决定自己认定的价值有还是无、高还是低。这一点,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有事实基础的主观认知认定。但绝对不是,任由精神意识自由凭空的随意认定的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3 10:12:45
重复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3 10:12:49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2 22:45
对的。那就是生活常识了。买方心理有个价格区间1,卖方心理有个价格区间2。有讨价还价情况,也有明码标价 ...
明码标价,不砍价,目的就是要节省交易成本。合意者就此价格成交,不合意者路过,不再给任何让步去迎合另一个象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3 12:39:09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5-2-13 10:12
明码标价,不砍价,目的就是要节省交易成本。合意者就此价格成交,不合意者路过,不再给任何让步去迎合另 ...
是的。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按照我提出的新价值概念,卖方要尽快尽多的出货回收资金作为目的,明码标价和讨价还价作为两种可选手段。卖方认为,明码标价的价值高,讨价还价的价值低,取高,舍低。换成制度经济学的术语,就是相比于讨价还价方式,明码标价能节约交易成本。想象一下,超市呼啦一下来了上百人千人万人,每个人都在问售货员一种不同他人询问的商品的价格,那是个什么混乱场面。


还以超市卖货为例,超市商品种类有几十种、上百种之多,如何尽快地向顾客传递每一件商品的价格信息并尽快地与顾客达成交易赚取货币资金,而不是每一种商品经历顾客询价再协商来确定价格。那么对于超市来说,有效的手段,就是明码标价,再根据出货情况、渠道进货及周边竞争情况进行动态调价。所以,对于如何尽快实现店家的目的,明码标价作为一种手段的价值高,每件商品都要讨价还价方式作为一种手段的价值低。超市卖家的最后抉择就是,舍弃低价值的讨价还价手段,选取了高价值的明码标价手段。

城市中地摊、早市、夜市,农村集市,明码标价和讨价还价都是很常见的。尽管明码标价了,买家有时候也会忍不住问一句: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当今流行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商品基本上都是明码标价的,而后台客服或线下协商的讨价还价的情况的也还是存在的。


根据新价值理念,选取那种手段方式,取决于人的认知或人际互动情况,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手段通向目的,在主体人看来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因果认知、因果判断、轻重抉择,属于认知或逻辑推理范围,可能对,也可能错,最终要靠实践检验成效。所以,对我提出的新价值理念,要贴一个标签话,我个人偏向于实践意义上的新价值理念。
[tongu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3 13:51:02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3 12:39
是的。交易成本是制度经济学(契约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按照我提出的新价值概念,卖方 ...
“交易双方价值取向截然相反”就是价值定律。基于这样的定律就能够建立起价格定理——价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价格定理必须与交易规则相吻合(不允许反悔),也必须与经济盛衰循环规律相吻合(周期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4 17:14:1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5-2-13 13:51
“交易双方价值取向截然相反”就是价值定律。基于这样的定律就能够建立起价格定理——价格因人而异,因时 ...
  前两句意思内容上是对的。最后一句既涉及微观又涉及宏观,内容较多情况较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目前来看,忽略那些细微推理细节后,你对新价值理念与市场交换价格的大体逻辑关系理解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4 20:34:43
jjspace 发表于 2025-2-14 17:14
前两句意思内容上是对的。最后一句既涉及微观又涉及宏观,内容较多情况较复杂,非三言两语能说明 ...
两种不同的东西相交换,那就什么交换比都有可能,只要双方都同意就行。但能够成交的关键还是”不允许反悔“的规则。似乎所有关于价格问题的研究都忽视了交易规则,这大概就是最当眼的东西就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试想,如果交易可以随时反悔,那么价格又如何能够确定,又有多少交易能够达成呢?

就因为价格必然波动,那么全世界每一个人的每一笔交易累积起来就成为谁都无法与之匹敌的巨大动能,这股动能就导致了全球经济的盛衰循环。

波峰一个原因,波谷另一个原因,这显然不合逻辑。但许多人却热衷于单独寻找经济衰退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4 22:12:09
qf20089 发表于 2024-11-20 10:42
空气是人最需要的,它却最没有价值!
你说的“最需要”,指空气是必需品,刚需。没有空气人就会丢命,所以,其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而是用生命来衡量的,<br>
你说的“没有价值”,指不值钱,不能用空气来换钱。<br>
要是谁发明了控制空气的技术,利用空气来赚钱,绝对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正如控制粮食、饮水、土地、房产、石油…那样,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5 10:02:07
合理性分析 发表于 2025-2-14 22:12
你说的“最需要”,指空气是必需品,刚需。没有空气人就会丢命,所以,其价值不是用金钱来衡量,而是用生 ...
呵呵。。。你别笑话。。。
除开空气,人类最离不开的,就是水了;
如你所愿,现在已经有人利用水资源来赚钱,而且赚得盆满罐满的:
现在咱小县城管水的系统在所有小区都安装了【直饮水机】,市民拿要去取用这种【直饮水】就必须额外付钱!
这可是钢需啊,常年四季如此,全国的这些【水官】要赚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5 12:12:26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25-2-13 13:51
“交易双方价值取向截然相反”就是价值定律。基于这样的定律就能够建立起价格定理——价格因人而异,因时 ...
基于这样的定律就能够建立起价格定理——价格因人而异,因时而异。
------
放P。因时而异还可以,因人而异这叫价格歧视!绝非正道!

你不知道童叟无欺这句话吗?这叫诚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5 13:30:14
别人同意的价格未必就是你同意的价格,这是事实。到处插科打诨的人请到别处去放你的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5-2-19 22:56:32
一篇关于价值概念演变的中西文献梳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俊英,赵精兵. 价值概念的演变及其含义辨析[J].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4,9(03):5-2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