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俗称“疯狗病”,又名“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神经调节障碍、反射兴奋性增高、发病动物表现狂躁不安、意识紊乱为特征,最终发生麻痹而死亡。
【病原】
狂犬病病毒分类上属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病毒的核酸类型为单股 RNA,在电镜下观
.
察病毒粒子为圆柱体形,底部平,另一端钝圆,呈试管状或子弹状。狂犬病病毒在动物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特别是海马角、大脑皮层、小脑等细胞和唾液腺细胞内,并于胞浆内形成对狂犬病为特异的包涵体,称为内基氏小体,呈圆形或卵圆形,染色后呈嗜酸性反应。病毒可在大鼠、小鼠、家兔和鸡胚等脑组织以及仓鼠肾、猪肾等细胞中培养增殖。狂犬病病毒对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新洁尔灭、来苏儿等消毒药敏感, 1%~2%
.
是的,天堂。一望无尽的绿油油的草地,在缤纷旖旎的阳光笼罩下,仿佛披上一层薄纱
肥皂水、70%酒精、0.01%碘液、丙酮、乙醚等能使之灭活。
【诊断要点】
流行特点本病以犬类易感性最高,羊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均可感染发病,人也可感染。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以及潜伏期带毒动物,野生的犬科动物(如野犬、狼、狐等)常成为人、畜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