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填内容:
作者:陈共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理由:我国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5年多以来,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政策实施的自始至终备受各界所关注。本书对政策实施的背景、政策内涵、政策思想、政策措施、政策成效、政策配合以及政策实施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论点如下:
1.积极财政政策的所谓“积极”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指全面启动各种财政手段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二是同过去财政政策的消极被动的局面相对而言。
2.增发国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对经济增长起了巨大作用。通过分析和测算,仅就预算内的国债而言,仍存在发行空间,近期内不存在大的风险,我国的财政风险主要存在于中央和地方都存在的大量的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领域。
3.关于当前的税收政策,本书认为,全面减税政策在当前是不可取的,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而带来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提高应适度控制,应及早对现行税制实施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
4.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配合,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当积极财政政策逐步淡化以至即将退出的时候,货币政策不能“退火”,却需要加一把火。
5.积极财政政策不能作为长期政策,因而存在淡化和退出的问题,但淡化和退出的时机和步骤,以什么方式或替代措施退出,不能由主观意志决定,而是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来做出抉择。
6.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在宏观调控艺术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本书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索这方面的经验。
选填内容:
作者简介:陈共,1927年生。曾就读东北大学。曾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系主任,现为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中国财政学会历届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学会历届常务理事、中国税务咨询协会常务理事。
主要著作(含合作)有:《社会主义财政金融问题》(1981年)、《财政学教程》(1984年)、《财政学》(1994年,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证券学》(1994年)、《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1995年)、《财政学》(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经济、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美国财政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2002年)。已完成的科研课题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面向21世纪财政系列课程及主要教学内容研究》、《提高“两个比重”研究》。《积极财政政策及其风险研究》(社科基金项目),即将完成的有《我国“十五”及中期财政政策研究》(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研究基地项目)。
书号(ISBN):7-300-04910-9
优惠购书地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世纪馆西侧或海淀剧院对面)
人大网上书店:http://club.cru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