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661 2
2006-12-19
最近需要学习这个模型,希望得到一切有关此模型的资料及其应用的方法,多谢各位前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9-27 13:06:52
与旧的理论相比,卢卡斯等人强调人力资本因素的新经济增长模型充分借鉴了贝克尔等人对人力资本研究的成果,分析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并把人力资本的形成结合到经济增长模型之中。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把整个经济分成两个部门。在一个部门中每个劳动者根据其拥有的物质资本(与产品同质)和一部分的人力资本生产消费品。在第二个部门中,人力资本自我形成。假定每个劳动者能力和他贡献给人力资本的时间(可视作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决定了他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速度。模型还进一步假定,所有个人都是同质,因而可以得到加总的生产函数和人力资本形成函数:   


  其中A、B、、都是正的参数    卢卡斯模型

,Q是产出,K是物质资本存量,H是人力资本存量,是人力资本中用于生产的部分,是入力资本用于人力资本形成的部分。进一步的看,当是常数时,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决定式如下:当经济处于均衡的增长路线时,可推导出如下产出与人力资本增值的关联式: 卢卡斯模型    卢卡斯模型




卢卡斯模型的其核心假定是: 1.人力资本的增长率是人们用于积累人力资本的时间比例的线性函数(这与纯粹的“干中学”模型有所不同),从而引入了人力资本生产部门;

  2.工人的人力资本水平不仅影响自身的生产率,而且能够对整个社会的生产率产生影响(每一经济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不考虑这部分影响),这是该模型能够产生递增规模收益(整个经济水平)和政府政策增长效应的基础。
   卢卡斯模型

给定代理人对其他经济行为者未来行为的预期,在他的控制范围内相机而动,处理现在和未来变量。相应的,可以得出,仅仅基于目前的政策决定,不能很好的考虑经济政策――这场博弈中的另一个参与者政府的“策略”。私人个体必然对未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实行做出一些推断。如果人们在讨论政策效果时,只涉及考虑政府今天做了什么——也就是说,人们如果还用在讨论政策方面目前仍处于支配地位的方法来讨论——人们就舍弃了对政策最重要方面及其后续影响的分析。

 从动态博弈角度来进行观察是很平常的,如果不赞同这一点,人们甚至无法用第二章的语言来阐释政策的有关问题。这也反映出,远远早于现代理论的传统观点:考虑政策最有用的方式是将其看成是博弈规则的选择,长期以来政府负责这些规则的制定。这也是为什么民主政府具有很难改变的宪法和尊重以前判例的法律体系的原因。因此,经济理论界新近的快速发展是:将曾经由于大危机的压力和凯恩斯主义的智慧创造而被排斥的重要思考重新引入宏观经济政策讨论中。人们需要使用布坎南和wanger的术语“经济宪法”(economicconstitution),人们最终开始了有助于设计这个宪法的经济学理论的探究。

  其次,(这一点和第一点几乎一样没有涉及模型,)从个人福利角度来说,战后的经济周期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消除所有总需求的波动所获得的收益,即使在不带来负面影响的情况下(这事实上不可能),也肯定低于国民收入的1%。用来解决社会上那些比较不幸的人的问题的政策——财富再分配与社会保险——即使不考虑经济周期动态也能设计出来(许多这类的有用计划都是如此做出的),更好的经济周期理论的发现对于这些设计只有很小贡献或者根本就没有贡献。而在讨论中,人们认为失业率达到10%时,这只是一个暂时的问题,它又可以用财政赤字和货币扩张来解决,这确实是一个真实而又危险的假象。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在经济周期的波峰时为7%。这不是一个年复一年的“微调”(finetuning)问题,谈论这样一个问题对于失业者毫无裨益。


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智力、技能以及知识的总和。人力资本增值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和扩充,促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提升。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采取两种形式,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即投入生产过程的厂房机器设备资金等各种物质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为物力资本。2O世纪8O年代,罗默、卢卡斯等人在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提高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学术界称其为“新增长理论”。
   卢卡斯模型

卢卡斯的模型实际上是“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卢卡斯模型揭示了人力资本增值越快,则部门经济产出越快;人力资本增值越大,则部门经济产出越大。卢卡斯模型的贡献在于承认人力资本积累不仅具有外部性,而且与人力资本存量成正比。卢卡斯模型的贡献在于承认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增值)是经济得以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源泉

人们已经完全习惯于在分析一个经济行为的决策者的时候,将其置于一个复杂的、或然的环境之中,交易很多的待定收益证券(contingent-claimsecurities);在研究一个代理人时候,将其置于一个有着各种不同的可能技术、信息结构和随机扰动的经济环境中。如果凯恩斯和其他的那些人们现在称之为宏观经济理论的建立者们能够吸取马歇尔的智慧,在纯粹的静态分析中融入一些有用的动态分析,那么现代经济理论家们将会更恰当的提出问题然后加以。

  将动态的、或然的因素融入到经济理论中是一种新的技能,通过严格的应用这种技能人们要研究单个决策者在给定价格下做出一次性选择的问题,这种技能事实上已经对应用经济学的每一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所谈论的宏观经济学中的“理性预期革命”,只是经济学的深层发展在某一个领域的表面反映,其实,这个深层发展影响着所有的应用领域。试图将这些发展解释成它们只是对凯恩斯和凯恩斯主义的一种破立是徒劳无益的。同样,人们还试图把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发展理解成对Viner或者Chamberlain的破立,或者把公共财政的新发展理解成对Pigou或者Musgrave的破立,这样做其实都是无益的。

  当然,宏观经济学的这种动态化进程远没有完成。我相信就人们一起来研究的经济周期来说,它还没有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理论程度。即便是在这种初始阶段,我也认为二战以来人们在研究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中起着中心作用的思考习惯,有必要用某种本质上不同的观点来代替。





1# memory13579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28 09:05:49
2# leewsyuwz
uzawa-lucas model是两部门的增长模型,楼上说的是lucas的88年的论文。88年的那篇只是UL模型的一个延伸,但是UL模型本身并不需要人力资本外溢效应就可以产生内生增长的;而且相比88年的论文,UL模型的转移动态性质是很明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