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民不服从
——读《公民社会与政治公共领域》有感
半个月前一次课上,老师做了一个小调查:“如果政府/单位制定的某项政策/法规会较快而且明显地损害多数人的利益,而体制内抗争(上访、投诉等)效果不佳时,你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选项有以下:“A.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抵抗, B.进行消极抵制(“磨洋工”、暗中搞破坏), C.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非暴力性抗争(如游行),D.即使法律不允许,也要进行非暴力性抗争(如游行),E.进行暴力抗争。”绝大多数的同学的答案集中在BC选项,因为我们认为在目前这个强大的现有体制下,个人或者部分人的力量还不足以与体制对抗;也或许我们好多同学认为办事做人都要在现有体制下,不应去非议体制云尔。
老师并没有对同学们的答案做任何评价,即开始了新的课程《公民不服从与四个世界》。上周在另一门课堂的读书文献中我无意读到哈贝马斯的著作《公民社会与政治公共领域》。引用校友韩健对哈贝马斯“政治公共领域”概括:“所谓公共领域,我们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某种接近于公众舆论的东西能够在其中形成。向所有公民开放这一点得到了保障。在每一次私人聚会、形成公共团体的谈话中都有一部分公共领域生成。然后,他们既不像商人和专业人士那样处理私人事务,也不像某个合法的社会阶层的成员那样服从国家官僚机构的法律限制。当公民们以不受限制的方式进行协商时,他们作为一个公共团体行事——也就是说,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事务有聚会、结社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一个大型公共团体中,这种交流需要特殊的手段来传递信息并影响信息接受者。今天,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就是公共领域的媒介。当公共讨论涉及与国务活动相关的对象时,我们称之为政治的公共领域,以相对于文学的公共领域。”显然,当前我们社会的政治公共领域日渐活跃,特别是在新媒体出现之后,很多使用网络的人们可以自己在网络上发布各种形式的新闻,以供其他网友阅读或探讨。
但是现有的政治公共领域难免受到相关利益集团的影响。我相信在当今空前发达的网络社会中,完全控制媒体等公共信息资源已经是一件不太可能发生的事,但是要改变其客观性、使新闻失真,也是一件不困难的技术。前些时间,欧美一度蔓延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通过以facebook为代表的网络工具来实现信息交流的。如今人们是幸福的,因为现有的政治公共领域随着网络的开发变得越来越广阔。上学期在和老师探讨如今的春节联欢晚会时,就提到春节回家、看春晚除了是一个传统外,也有一个减少政治公共领域的作用。也就是说本来放假,假如不回家的话,那么很多年轻人或者有思想的人就会聚集,难免会讨论到政治等方面;但是很多人都回家和亲友一起,这就无意减少了大家探讨政治的机会。要清楚,青年人是最有激情、最有勇气的一个群体。
读哈贝马斯的作品,给我留下印象很深的,即是他的三大权力“行政权力”“交往权力”“社会权力”。行政权力广义上指立法、司法、行政,狭义只指行政。交往权力就是指公民在政治公共领域中形成的舆论、商谈对行政权力的力量。社会权力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富足的人拥有的特殊权力。对于行政权力和社会权力,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并且在生活已经感受到;而交往权力是最值得探讨的。“对于哈贝马斯来说,所谓的交往权力,是公共领域中自由商谈对于立法司法行政权力产生的力量。是人们在整个社会生活从而国家生活中,以话语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见,进一步决定着社会和国家的意志,这是一种无形的但是起最终决定作用的力量”(韩健,2007)。“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想通过政治公共领域的舆论力量来给政府和金融大鳄施压。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新闻,德国民众卧轨是为了不允许把核废料运入国境。前几年厦门的PX项目,市民的“散步”行为也是一种体现。但是我国民众表达自己的意志总是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厦门的成功也亏于“散步”这个挡箭牌。
换个思维来看,我们可以用“公民不服从”来探讨这个问题。公民不服从的主要特征,是公民从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出发,以非法、但是非暴力的方式,公开地、有意地抵制某个不正义的法律或政府政策。公民不服从活动的组织者一般会通过发动大规模的、虽然是平和、但是比较激烈的群众运动,制造一种“有建设意义的紧张气氛”,以戏剧化地显示他们要反映的问题的严重性(何怀远,2001)。但他们这样做的前提必须是:法制国家的正式解决途径已经耗尽,并且确实已经到了不采取非法手段不足以阻止政府不正义决策的严重后果的时候。
我原本以为法制国家即是政治的最高形式,尽管现在我国还在不断地完善法制,但是我们也得知道其实法制并不是政治统治的最高点。眼下,在我看来,法制还需加上公民不服从才能使政治统治得以逐渐完善。但是目前我国的维稳、封杀人民的集体维权等等,难道不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吗?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说道,一个再好的制度经过几十年也会变成很坏的制度,因为时代在变化,那么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也必须变化。我国目前的“维稳”难道不是一件固步自封的事吗?为什么不去“创稳”?维护而不去改变,终究会被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air_attack 发表于 2011-12-2 16:27 看看,这么好的帖子,不收钱,不挟制网友回复,就没人顶啊! 楼主,我支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