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的欧债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期货市场如何发挥实体经济“稳定器”的功能成为行业热议的话题。在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召开前夕,大会承办单位之一——中粮期货总经理黄辉回答了提问。
问:期货市场的价值在于为产业服务,您认为期货市场需要怎样的创新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黄辉: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整合与转型的趋势非常明显,对利用期货市场管理经营风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企业管理风险的水平差距也很明显。
实体经济的发展需要国际化的期货市场和工具,需要与产业相匹配的交易、交割制度和规则。我国期货市场迫切需要在持仓限制、保证金水平、保值认定等方面充分体现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导向。实体企业迫切需要期货市场的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以满足其风险管理的基本需求。
当前期货市场的发展仍不能满足实体产业的需要,中介机构尚不具备满足实体企业多方面风险管理需求的能力。市场制度和工具的创新,中介机构盈利能力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是解决矛盾的先决条件。
问:中粮期货在服务企业客户方面有哪些经验?
黄辉:作为中粮集团下属的专业期货公司,中粮期货一直致力于服务实体产业,服务于机构投资者,并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团队。在服务现货企业的过程中,我们的事业部团队一直在成长,变得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成熟。谈不上有多少经验,但最基本的一条是自己要专业,对行业要了解、对企业要了解,同时对期货工具的运用要正确和熟练。
问:您如何评价2011年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中粮期货发展情况如何?
黄辉:对于中粮期货来讲,今年是一个新五年发展规划的头一年。虽然业务发展速度不如往年,但是发展的质量却有所提高,产业客户的服务在进一步深入。今年公司启动了内部PRE-IPO的计划、完善了前后台人员的薪酬和激励机制、尝试网络营销、宁波和成都两个营业部正式开业等等,工作都按步就班地在展开;同时公司还取得了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境外期货经纪业务试点筹备公司资格,这一切既是对一年工作的总结,又是新一年工作的开始。
今年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有新的特点,交易规模有所下降,但持仓规模仍然保持相当的规模。这说明市场的流动性虽然有所下降,但保值者和投资者的需求并没有因为流动性和交易成本的问题而下降,产业需要期货市场。铅、焦炭、甲醇三个新品种的上市,说明了监管的导向和发展市场的信心。另一方面,随着券商背景的期货公司迅速成长,在市场规模没有明显扩大的形势下,期货公司竞争加剧的结果就是公司间的整合并购拉开了序幕。当然,投资咨询业务也开启了期货公司业务创新的步伐,专业机构投资者对国内期货市场发展的影响力也初现端倪。
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