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大新闻网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联合主办的“2011(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隆重召开。400多名来自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权威学者、意见领袖和行业翘楚汇聚一堂,通过2场主题演讲、3场主题论坛、4场主题分论坛、现场提问和微博互动等方式,切磋经验、激荡思想,共同探求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和新理念。“第一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颁奖典礼同期热烈举办。

商学院院长伊志宏教授发表开幕致辞。她认为,受益于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中国企业的高速成长,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中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儒家文化、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转型及快速增长中竞争与和谐的冲突、信仰与价值观的代沟等诸多元素都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增添了多彩的魅力。她指出,中国人民大学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深厚的资源积淀,由人大商学院发起成立的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致力于搭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和研究者全面对接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提炼和分享最佳实践,促进理论和模式创新,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整体进步贡献力量。
伊志宏院长详细介绍了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的活动规划,包括开展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评选、每年11月召开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组织标杆企业考察和全球游学、开发典型案例和定期发布研究报告等,同时还介绍了商学院EDP中心在企业高层管理培训领域的创新服务和竞争优势,并希望与广大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彭剑锋教授以《2011年中国人力资源十大观察--现状与趋势》为题发表第一场主题演讲,分享了2011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10大观察,从学者角度剖析现状、探寻趋势,并针对引进海外人才的成本、企业如何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等问题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

著名经济学家、原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卫平教授发表了第二场主题演讲《世界与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11年回顾与2012年前瞻》。他结合彭剑锋教授的发言首先反思了中国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足问题,并指出中国必须对宽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才能避免通货膨胀和滞胀,顺利实现软着陆,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和未来。

第一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颁奖典礼由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主任章凯教授主持。他介绍了评选的标准和程序,强调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是中国唯一一个兼容了学术性意义和专业化导向的人力资源权威奖项,充分结合学术与实践双重视角,对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模式进行研究评估与评选,为业界树立标杆和典范,向世界推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

随后,章凯教授宣布2011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学院奖“最佳实践”、“年度人物”以及“管理新锐人物”获奖名单。商学院EDP项目中心主任刘东明副教授、劳动人事学院程延园教授、商学院周禹老师分别为获奖企业和个人颁奖。
据悉,本次年会的主题论坛分别以《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未来10年--新使命与新价值》、《雇主品牌与人才吸引--外企、国企、民企的决胜之道》和《从CHO到CEO--HR的上升空间与职责反思》为主题顺利举行。平行分论坛也分别从《“用工荒”时代的人力成本管控与绩效提升》、《赢在学习--企业人才培养与发展最佳实践》、《直面80、90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变革》和《员工敬业度和幸福指数管理--心理学的视角与应用》四个维度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领域做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