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12-29 14:36:45
clm0600 发表于 2011-12-29 14:04
我本来就没说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在说宏观经济学。
储蓄了,就会有对应的消费品没有买主,因此宏观经济学 ...
均衡就是说等式两边的是一回事?i服了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9 15:18:40
tender 发表于 2011-12-29 14:36
均衡就是说等式两边的是一回事?i服了u
你连均衡的目的都不知道,不知是哪个老师能教出这种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0 13:50:44
很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0 15:29:35
yangyingjie5566 发表于 2011-12-30 13:50
很有见地
谢谢对无名之辈的支持。
很多人自己根本没有脑子,就等着权威说话,看谁权威,谁的话印在书上,就选择相信谁,自己连人家说什么都没搞明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 07:50:47
clm0600 发表于 2011-12-29 14:04
我本来就没说马克思主义,本来就在说宏观经济学。
储蓄了,就会有对应的消费品没有买主,因此宏观经济学 ...
不是没有买主,而是错期消费。由于储蓄,所以消费与生产就会错开了,在一些时候,由于储蓄而消费减少,但在另一时期则也因为储蓄而消费爆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 10:02:30
hhj 发表于 2012-1-2 07:50
不是没有买主,而是错期消费。由于储蓄,所以消费与生产就会错开了,在一些时候,由于储蓄而消费减少,但 ...
如果储蓄仅仅作为消费的一个缓冲,早晚要消费掉,长时间看等于零,当然问题不大。
可是宏观经济学的均衡条件,或者说现实中人们不断把储蓄变成投资(为了挣利息,不投资更谈不上利息)的行为,却利用储蓄又拉动了一批供给产品,而且如此不断循环下去,积压的产品就难以出清了。
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公平分配,少数人凭借资本而占有大量货币,劳动者除了生活所需,储蓄则不多。少数人远远超过其实际需求的收入,必然转化为储蓄而不断投资,根本不可能被消费掉,这是和现实世界中的情况相符合的,现在股市里多少钱,游资热钱有多少?如果都塌塌实实地消费,别想再赚钱,世界经济就康复了,可是这能实现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 11:38:52
老见不到 改革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4 10:01:07
gold98 发表于 2012-1-2 11:38
老见不到 改革啊
?????啥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6 21:43:20
屹立不倒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6 21:58:53
还是回去把书好好看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7 00:11:14
牛人太多。楼主的思路,在国内的同道不少
关键问题,钱是怎么来的,去学金融,最好是国外的教材。楼主学金融肯定有难度。满脑子马克思货币理论。完蛋了,不学也罢。且继续自己的乐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8 14:20:48
不错的思辨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8 15:33:22
很有想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 23:21:37
韩猛 发表于 2012-1-6 21:58
还是回去把书好好看看吧
错到根子上的书,还是留给你们慢慢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1 23:32:20
宿舍123456 发表于 2012-1-7 00:11
牛人太多。楼主的思路,在国内的同道不少
关键问题,钱是怎么来的,去学金融,最好是国外的教材。楼主学金 ...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货币怎么来的?
这些理论或问题都是次要的,也不是我的推导结论的基础,我的基础只有客观现实。
只需要知道货币可以支付工资,可以作为利润,可以购买产品,知道了这几个客观事实,模拟一下生产流通过程,就能解决当前一切经济问题了,而货币理论和价值观,不过是随后自然产生的东西而已。
而以往经济学的所有思路,都是先主观臆想或假设某种理论,在其基础上继续胡思乱想,而对客观现实却视而不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3 22:17:43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1 23:32
马克思的货币理论?
货币怎么来的?
这些理论或问题都是次要的,也不是我的推导结论的基础,我的基础只 ...
继续继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10:39:53
曼昆的也说得通,对于“产品和服务市场”怎么解释了,企业可以提供商品和服务,企业将自己的股份证券化也可以出售也算是提供了商品和服务(股票可以带来红利,股价的收益,增值保值的等方面)企业发的债券,债券也是商品啊,也可以购买的给企业带来现金流的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21:03:45
lzsxy2009 发表于 2012-1-14 10:39
曼昆的也说得通,对于“产品和服务市场”怎么解释了,企业可以提供商品和服务,企业将自己的股份证券化也可 ...
债券带来的现金流,不是属于企业自己的货币,不是企业的收入。
无论是贷款,还是债券,都是负债,需要归还。
而股票,根本就不能算作是企业自己的资金,或者说股票融资所对应的那些资产,是股东的,这些资产应该看成是与本企业无关的另外一个企业。

只有销售真正产品收回来的货币,才是属于企业自己的货币,才是企业真正的收入。

赚的钱和借的钱,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可以赚钱的商品和只能借钱的债券,怎么能混为一谈?
就好比一个人,挣来的工资,和从高利贷那里借来的钱,虽然都能花,但能都算做自己的收入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22:51:34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4 21:03
债券带来的现金流,不是属于企业自己的货币,不是企业的收入。
无论是贷款,还是债券,都是负债,需要归 ...
资金流的方向没有什么问题,再说资金有正负就更加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4 23:16:4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2:22:26
楼主是个善于思考的人,顶一个
附件列表
100.jpg

原图尺寸 3.59 KB

100.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5 19:56:34
lzsxy2009 发表于 2012-1-14 22:51
资金流的方向没有什么问题,再说资金有正负就更加清楚了。
改方向和加负号难道不是一回事?
既然资金流分正负,那你觉得这个图里面,投资这一条负的资金流的能让企业收支平衡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6 00:50:19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5 19:56
改方向和加负号难道不是一回事?
既然资金流分正负,那你觉得这个图里面,投资这一条负的资金流的能让 ...
没有什么意见了,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够通顺就可以了,感觉意思都能明白曼昆的图我也看着合适没啥不好,至于你说的改也未尝不可,看你改后的图也可以理解通顺,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6 10:15:14
lzsxy2009 发表于 2012-1-16 00:50
没有什么意见了,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够通顺就可以了,感觉意思都能明白曼昆的图我也看着合适没啥不好,至于 ...
怎么能一样呢?
曼昆的图掩盖了真相,本来的不平衡被画成了平衡的图,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储蓄=投资的均衡条件,整个宏观经济学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而我的图明显指出了所谓的均衡条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不均衡,是经济危机,生产过剩的根源之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6 12:50:38
错误多了。生产要素体系的货币全部进入家庭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10:08:18
dalaotianhuang 发表于 2012-1-16 12:50
错误多了。生产要素体系的货币全部进入家庭吗?
那你觉得还能进入哪里?银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8 12:50:3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9 12:50:10
clm0600 发表于 2012-1-16 10:15
怎么能一样呢?
曼昆的图掩盖了真相,本来的不平衡被画成了平衡的图,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储蓄=投资的均衡 ...
连帐都没算明白,正负数都搞反,这种宏观经济学还有必要存在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 16:04:36
我不懂宏观

我觉得楼主不大了解微观。忘记谁说过了,说经济学家致力于描述他们脑中的世界。

微观一打眼看上去,有很多不合常理的地方,这是因为现实状况太复杂,只能从最简单也最容易数学处理

的假设入手,一步步的修正。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近些年来遭到了来自包括行为经济学的诸多挑战,但始

终屹立不倒,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假设易于数学处理,能解释很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22 19:06:45
skfaith 发表于 2012-1-22 16:04
我不懂宏观

我觉得楼主不大了解微观。忘记谁说过了,说经济学家致力于描述他们脑中的世界。
微观错的也很彻底,说白了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资本到底能不能创造价值,结论只有一个:能或者不能。因此新古典和劳动价值观必有一个是错的。
长期以来,关于这种问题的讨论,基本属于口水战,我现在懒得专门讨论。新古典屹立不倒,只是个暂时现象,只因为人们没有找到分析经济问题的方法:模拟现实。
通过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模拟,这个微观问题迎刃而解,跳出纷争才能够解决纷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