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需求论——每个个体的需求同时也是另一个个体的供应,一个人自身是一种需求的终结,同时是另一种需求的开始,所谓需求减弱,一个人对他人的需求减弱了,同时他人对本人的需求也减弱了,世界如同网络一样(大量的超链接,每个网站都是很多链接的进入同时也是很多链接的流出),
每个个体都是需求供给的结合体,他本人需求别人的供给,别人对他的供给产生需求——一旦相互联系的体系中一个个体对其他人的需求消失了,会形成连锁反映,如同现在的金融危机,连锁反映到国内就是我们的产品需求突然间消失了很多。
为方便理解:可以参考互联网里面的超链接体系来思考,n个网站,每个网站自身都是超链接的流入与流出的统一体,互联网就这样联系起来,如同世界经济,每个个人都是社会上其它人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其它人产品的需求者,而全世界的总需求,可以类比互联网上的总的链接数量,每天有很多新的链接产生,同时有很多链接消亡(网站倒闭、关闭),只要有持续不断的新网站(创新的需求产生)就会持续的增加整个地球的总需求量
,当然需求增加很自然的会相当改革分配模式,但是这个改革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所以文本所说创新包括:体系创新和流程创新,包括形而上的创新和形而下的创新,道的创新与术的创新
需求的时间性,每个个人的需求随着时间而不断满足,饱和,下一个时间点又开始产生新的需求——人类总是需求新奇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创新本身就创造新的需求。
每个行业都有一个利润率不断走低的过程,如同经济学效用里面的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吃馒头数量的不断增加,最后一个馒头的效用为0,利润率也是一样,随着潜在的需求不断被满足,利润率不断走低。当利润率下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这个市场的需求已经快饱和的时候,这时候需求创新了,创造新产品、创造心的商业渠道、模式。因为新创新的产品服务,带给消费者的效用是很高的,边际效益值很高。
总结就是:内需不足在于创新不足,要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创新,创新本身能够产生新的需求,所以需求不足是因为大家对产品服务都司空见惯了,已经饱和了,需要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刺激人们的需求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