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8325 12
2011-12-08
最近几天才开始看外文文献,在一个数据库里搜索我研究方向的关键词,搜出来的文章里,发现非常多是在谈中国的情况,作者也大部分是中国的汉语拼音,其中包括jikun huang,yangyao等大师级人物(并非针对两位老师,只是随机的列举,如有冒犯,还请两位老师多多见谅)。
    话说到这,各位看官应该猜出来我的大体研究方向是农业问题,农业自有史以来,重要性在古今中外皆同,为何960万平方公里的汉语国度,居于其上的大师级农经学者却选择用英文在960万平方公里之外发讨论960万平方公里内的问题的文章。


    我们可以做出如下比喻,再针对本体与喻体的不同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一、国外期刊较国内期刊,一如麻省理工与清华的差别;二、大师发文的选择,一如读研选择哈佛还是北大。

    人往高处走,对个人来说,选择国外期刊,选择麻省理工,的确比选择国内期刊,选择清华好。但是学者与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学生选择哈佛而不是北大,是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却不必考虑到自己的选择对国内人民的伤害,甚至如果选择哈佛的学生立志报效祖国,这种选择对中国人民是有利的。但是,学者选择国外期刊,便以英语为门槛屏蔽了国内大部分的研究者,即使这部分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在大师眼中不值一提,但是他们的研究却不能忽略不计,这种选择,有利于个人生计,有利于为所在单位的荣誉,却独独没有考虑到广大的研究者,没有考虑到中国农业的真正发展大部分决定于看英语需要中间人的翻译或者看不懂英语的中国人。农经是应用经济学的研究,理论上的突破不多,发表在国外的理论上的价值不大,更多的是应用方面的价值,而应用方面的话,发表在国内期刊,显然比国外期刊更有应用价值。

    以上发表在国内期刊比国外期刊更有应用价值有些想当然,倘若此假设不成立,即发表在国外期刊比发表在国内期刊更有应用价值。这种现象仅发生于国内期刊烂到不行的情况下。烂到不行,那是国内期刊的错呢还是大师级学者的错呢?大师们与国内诸多期刊关系都很好,发国内期刊较为容易,甚至不少大师主管着某些国内顶级刊物,但大师们却偏偏选择发表于国外期刊,无形中形成了国内期刊水平的降低。烂到不行的情况,虽然大师们并不负主要责任,但大师们的选择恰是烂的催化剂,让国内期刊的领导者无力回天。

   以上还有一句想当然的话,就是农经论文的理论价值不大。倘若此假设不成立,根据前文的分析,大师们选择发表在国外期刊在于对理论突破的追求。侠之大者,自身的修养固然重要,但是侠之大者,更重要的是为天下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贤之言,不应该被中国学之大者所忘记。

    一时之感慨,且时间有限,倘若目前文不从字不顺,逻辑之有误,感谢各位老师的纠正,日后有空再稍作整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8 13:35:17
楼主说的有些道理,现在我好少看大师们的杰作了。来学习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8 13:36:35
楼主说的有些道理,现在我好少看大师们的杰作了。来学习了,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8 14:07:36
发表国际期刊不论对学校还是个人都是很荣耀的事情
至少目前来说是这样
只不过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发在国外的期刊
通常都是批评国内哪里哪里有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0 09:00:31
楼主说得不全面,顶级期刊之所以成为顶级,有个社会公认的问题,大师看法仅仅是个人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0 09:13:37
在各处应该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吧,就是在进行各种评价时,国外期刊的档次都高于国内期刊的档次,也就是会给个人及所在单位带来更大的荣誉,这种评价体系就形成如果有能力还是发国外期刊,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长久以往,也许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