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434 4
2011-12-08

    主流之外的经济学家Axel Leijonhufvud

    武夷山



    2004年第1期Macroeconomic Dynamics(宏观经济动力学)杂志发表了英国经济学家Brian Snowdon对瑞典经济学家Axel Leijonhufvud的采访,采访记的题目是Outside the mainstream(主流之外)。全文可见http://www-ceel.economia.unitn.i ... ufvud/interview.pdf


    Axel Leijonhufvud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逐渐从经济学主流中漂移出来。他在1998年说过:

    “宏观经济学发生了一个与电影十分类似的转向:即令人目眩神迷的特技越来越多,可是情节简单化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人们其实盼望出现这样一种宏观经济学,其情节(而不是特技)将给人类状况带来更多的启示。”

    Axel Leijonhufvud说,我写作的一切内容都围绕一个关键问题:市场制度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有什么局限?



    博主: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决不会听Axel Leijonhufvud的意见,可是,处于转型期中国的学界应该听听这样的意见。否则,就像50年代我国全盘模仿苏联而尝到苦果一样,现如今,以为市场能解决一切问题,指望“只有特技、缺乏情节”的西方宏观经济学能指导我国的经济发展,恐怕也会尝到更多的苦头。


    Axel Leijonhufvud 1933 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于瑞典隆德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于美国匹茨堡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67年于美国西北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长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工作,1971年在那里获得教授职务。1991年,他在该校创办了“可计算经济学中心”。退休后他仍是该校名誉教授。


    2006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系组织了一次会议,多位学者聚在一起,畅谈和表彰Axel Leijonhufvud对本系和对经济学领域的贡献。(http://en.wikipedia.org/wiki/Axel_Leijonhufvud


    由以上简介可见,他本来就属于经济学的主流“官科”阵营(他1968年发表的著作《论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和凯恩斯的经济学》已经被引用1300多次,很主流的),然后自己从主流抽身出来,秉持一些非正统的“民科”立场。但是,他原来的供职单位并没有疏远他。


    像这样“深知内幕” 的学者对市场制度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之局限的讨论,我们尤其值得听取。


    采访者Snowdon教授2007年曾发表著作Globalisation,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Conversations with Eminent Economist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全球化、发展与转型:与杰出经济学家的谈话)。此书并未收入对Axel Leijonhufvud的采访记,可见Axel Leijonhufvud确实是处于“主流之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8 15:35:23
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9 04:30:13
此人曾经很风光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3 10:53:58
他算是激进经济学流派里比较有名的经济学家。在UCLA和张五常做过同事,据张五常介绍AXEL博士论文没写完就成正教授了。
不过他到了晚年也没那么“激进”了,他所在的可计算和实验经济学研究室(CEEL),也算在为宏观经济学找微观基础。鲍尔斯年轻的时候壮志凌云的要修复劳动价值论,到了后期也是去搞神经研究,居然还在《自然》杂志上发了文章,可见人类行为对于经济学者来说是终极目标。
当然那是不同的年代,现在在北美要找到一个让你讲授非主流经济学的教职可不大容易,掰着手指头也就10个以内的大学。欧洲情况要好一点,日本这边也挺繁荣,马克思-斯拉法-凯恩斯这一路数的研究应该是亚洲第一。
不过我也注意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学者加入到非主流或者激进经济学的研究中来,他们的数理背景都很好,这样的人力资本愿意投资到这一研究领域,真是难得。
从个人来说,我对激进经济学的最直接的好感来自于它的“异端”,凭什么我们要接受统治一切的均衡分析?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应该能够比从经典物理学中借概念做的更多。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应该向Axel学习,至少年轻的时候要勇敢一点做一些不一样的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3 14:25:39
楼上的分析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