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1-12-15 20:51:54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5 20:05
随着你拥有电脑的数量增多,额外一台电脑的效用下降;而随着你花在电脑上的钱的数量增多,也就是你手上 ...
一般没谈货币的边际效用,非要说的话货币的边际效用其实是优化求解过程中的拉格朗日乘子。而且本身来说,货币的效用怎么定义?没效用定义很难谈边际效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1:39:12
经济学没有绝对,不像数学那样,所以有些理论得辩证看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1:59:34
8624981470 发表于 2011-12-15 21:39
经济学没有绝对,不像数学那样,所以有些理论得辩证看待
其实数学也没有绝对,有些问题实际上是通过自设公理暂时解决了问题而已,而且结论也很奇怪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2:1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2:17:15
apucng 发表于 2011-12-15 21:59
其实数学也没有绝对,有些问题实际上是通过自设公理暂时解决了问题而已,而且结论也很奇怪O(∩_∩)O~
呵呵,也是啊,公理就是一开始的基准,我是学数学的,也不是纯数学,有统计经济金融方面的。。不过还是觉得数学很好的学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2:21: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2:43:42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5 22:15
如前所说,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在这一点上,与其它商品或服务没有差别。如果,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商品的 ...
关于第一问:纸币也是商品。不过,纸币本身的效用(客观效用,严格地说)不大,毕竟只是些加了些特殊印记——例如某个令人讨厌的人的头像什么的——的纸张而已。它之所以被赋予了更高的主观效用,只是因为其先前具有的购买力。
关于第二问:货币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因为其具有“衡量价值”的功能,或作为“价值单位”。其主要目的在于,便利交换。其它所谓货币的某某职能,充其量只是这一功能的延伸。
货币是人类的一个伟大发明,但问题是,它恐怕不是某个人或组织灵机一动而有意设计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2:51:00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5 22:21
“拉格朗日乘子”……???{:soso__7 ...
说简单点,就是求解最优化的均衡结果中,多花一元钱所得到的效用实乃货币之效用。正如你说说,纸币本身怎么列入商品?
第二,纸币的效用怎么定义?(没这个,谈不上边际)如果以其能购买的商品定义,以哪种商品定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2:56:54
apucng 发表于 2011-12-15 22:51
说简单点,就是求解最优化的均衡结果中,多花一元钱所得到的效用实乃货币之效用。正如你说说,纸币本身怎 ...
呵呵,物物交换似乎容易理解,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为什么就看上去那么不可理解了呢?
商品之效用如何定义,纸币的效用就如何定义。它们没有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3:01:35
lwzxy 发表于 2011-12-15 22:56
呵呵,物物交换似乎容易理解,商品与货币的交换为什么就看上去那么不可理解了呢?
商品之效用如何定义, ...
感觉像个循环,我都搅不太清了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5 23:11:36
apucng 发表于 2011-12-15 23:01
感觉像个循环,我都搅不太清了呵呵
是啊,经济学就有这样一个特点:其各个部分都是连在一起的,并不能孤立考察其中某一项而不顾其它。
如何走出“循环”,的确需要智慧。这也是我一开始说经济学其实是一门艰难的学问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08:29:54
lwzxy 发表于 2011-12-15 19:36
所谓“极限”,是指你不可能将你的偏好、选择进行无限细分。这正是你所采取的方法。
我现在只需一部电脑 ...
好的,只要你承认4000元的效用从小于电脑提高到大于电脑就ok了。
又一个问题,会不会存在一个价格,恰好使你不购买第一台电脑?也就是说,价格从4000元开始,逐步增加1分钱,会不会增加到某个数量后,你就会放弃购买电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09:06:10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12-16 08:29
好的,只要你承认4000元的效用从小于电脑提高到大于电脑就ok了。
又一个问题,会不会存在一个价格,恰好 ...
前面多次提及,我们应考虑的,是实际发生的交换,而不是想象中的交换;我们处理的,是实际交换中的价格,而不是想象交换中的价格。

从你的回复看,似乎你没有理解上一贴中,也就是上面我复制过来的话。这是首先要认清的一点。
在前面的例子中,第一部电脑买完了后,我就不会再花4000元买第二部了。这时,我不就是放弃购买电脑了?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我看来,这时4000元与一部电脑“等值”。
当然,你把电脑价格设定为,例如说,4001.23元也无所谓,其结果仍然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09:45:40

zhuyi

lwzxy 发表于 2011-12-16 09:06
前面多次提及,我们应考虑的,是实际发生的交换,而不是想象中的交换;我们处理的,是实际交换中的价格, ...
132楼提的不是实际的问题?你认为132楼的问题在现实中不存在吗?
如果你认为132楼的问题是个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请你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注意: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问你,电脑多少钱时,你就不会购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09:4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09:56:16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12-16 09:45
132楼提的不是实际的问题?你认为132楼的问题在现实中不存在吗?
如果你认为132楼的问题是个现实中存在 ...
第一,132楼中,你说,“价格从4000元开始,逐步增加1分钱,会不会增加到某个数量后,你就会放弃购买电脑?”,言下之意,我按一次增加一分钱的价格“逐步”交换电脑,这在现实中是存在的吗?
第二,前面已经说过,“第一部电脑买完了后,我就不会再花4000元买第二部了。这时,我不就是放弃购买电脑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02:42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6 09:47
关于第二问:货币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因为其具有“衡量价值”的功能,或作为“价值单位”。其主要目的在 ...
呵呵,再重复一遍:货币存在的必要性,不是因为其具有“衡量价值”的功能,或作为“价值单位”。其主要目的在于,便利交换

你的问题在于,你把货币当作了一种用以衡量价值的单位。就如同衡量质量、长度的单位一样。但是,货币,它只是一种商品,用得最为广泛的商品而已。所谓“货币用来表示价格”,仅是指我们习惯上用单位商品表示为多少单位的货币而已。你当然也可以反过来用商品表示货币的“价格”,例如1元=1/4000部电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09: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14:03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6 10:09
如果货币(纸币)的边际效用也是不可衡量的;……那为什么20000元货币(纸币)的购买力,总是大于200元货 ...
购买力,是指货币的“价格”。你的问题应当是这么问:为什么20000元的效用,总是大于200元的效用?
还是以前说的,效用不可衡量,不意味着其不能被排序。其仍然有高低强弱之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24:53
lwzxy 发表于 2011-12-16 09:56
第一,132楼中,你说,“价格从4000元开始,逐步增加1分钱,会不会增加到某个数量后,你就会放弃购买电脑 ...
看来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在某个价格,你必然放弃购买第一台电脑。也就是说,当你在n分(以分为单位)钱放弃购买第一台电脑时,n-1分钱时,你还是愿意购买第一台电脑的。如果以货币为尺子,“分”为刻度,就可以测出你第一台电脑的效用是n分(或n-1分),误差不超过1分钱。如果用更细的刻度,可以得出更精确的测量。当刻度趋向于无穷小时,n趋向于等于n-1,此时,我们测出的效用就等于n。因此,效用完全可以用货币来测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28: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33:25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12-16 10:24
看来你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在某个价格,你必然放弃购买第一台电脑。也就是说,当你在n分(以分为 ...
问题在于:一,货币不是“尺子”,其不是“价值单位”。货币购买力不是不变的。二,无论你将“刻度”做得多精确,那个用货币来表示的价格只是一个在这一时间、在某一地点的交换比率,除此之外,无他。正如前所说,即使你确定了一个精细的价格,如4001.23,也不能据此以为此时一部电脑的效用对我来说就等于4001.23的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35: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36:25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6 10:28
你的问题在于,你把货币当作了一种用以衡量价值的单位。就如同衡量质量、长度的单位一样。但是,货币, ...
呵呵,1元=1/4000部电脑是一个价格表示方式。正如同在货币兑换中的直接标价法或间接标价法一样。
我们不能说,一部电脑=4000元,就说“一部电脑的价值等于4000元的价值”吧?当然,也有人会这么认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38:06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6 10:35
如果货币(纸币)价格的边际效用不可衡量;……那它如何被排序,又如何能有高低强弱之分呢?
这又回到以前讨论过的问题了。不可衡量,即意味着不可排序?可以参照先前我举的“好朋友张三、李四、王五”的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46: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0:51:18
lwzxy 发表于 2011-12-16 10:33
问题在于:一,货币不是“尺子”,其不是“价值单位”。货币购买力不是不变的。二,无论你将“刻度”做得 ...
货币不是尺子?1分钱不等于1分钱吗?货币购买力不管如何变,1分钱总是等于1分钱,退一万步说,即使货币购买力总是不断变化的,但测量出的结果还是确定的。对吧?而且就时点来说,货币购买力是不可能改变的。从头到尾,你似乎都完全同意,我们讨论的都是某个时点的效用问题。如果4001.23是你是否购买电脑的临界点,那么请你将4001.23和一台电脑排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1:00:54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1-12-16 10:46
既然1元价格的边际效用不可衡量,1部电脑的边际效用不可衡量;……何来 ...
我说过,这是一价格表示形式。而且,显然地,1元=1/4000部电脑,也不是“1元的边际效用=1/4000部电脑的边际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1:14:46
pengleigz 发表于 2011-12-16 10:51
货币不是尺子?1分钱不等于1分钱吗?货币购买力不管如何变,1分钱总是等于1分钱,退一万步说,即使货币购 ...
你应该考虑的是,1元与1米、1吨有怎样的区别?
在物理意义上的衡量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单位的不变性。或者说,我们必须假定例如1米的长度单位是不变的。但货币,其价值不是不变的。我们所见到的价格,总是些历史价格,哪怕是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不能确定其将来会不会发生变化。即使某一价格再次出现,其也不是当时的那种情形。
因此,你用一个历史的价格,即使做出了“精确的测量”,其又有何意义?
我说过,即使假定“4001.23元是我购买电脑的临界点”,我要么选择购买,要么不购买。如果不购买,说明在我看来一部电脑带给我的效用不及我手上的这4001.23元。换言之,此时偏好排序:4001.23元,电脑。但绝不会是等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6 11:21: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