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oyan 发表于 2011-12-21 09:11 
受过数学系统训练不等于愿意用数学去解释。
主观价值论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共同特点而不只是门格尔。
“如 ...
正如前面所说,用不用数学,这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不是一个“愿不愿意”的问题。
主观价值论的确从表面上来看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共同观点,但也如前面所说,不是所有学派都能贯彻始终。在几个所谓“创始人”之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门格尔。
如果确实理解“价值是主观的”,而不是内在于商品的某种客观属性,那么结果应不难想见:无论想出多么精巧的“测量”方法,都将是缘木求鱼。在这一点上,一传手也好,“二传手”也罢,他们之间的区别,只是谁比谁错得更离谱而已。
你或许以为,经济学当然是一门经验科学,其当然应进行“量化研究”,就像物理科学一样。而我所质疑的,正是这种“当然”。在本帖的讨论中,前面我也曾提到了,经济学与物理学研究的区别。它们两个的研究对象是不一样的,因而似乎不能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无论当下这种“实证主义”有多流行,恐怕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当然,这么说,并非是承认,我们生活在一个“无量”的世界。恰恰相反,我们所生活的是一个“有量”的世界。对任何现实事物的考察,也离不开这个“量”。可是,经济学中,所涉及到的这些“量”,只是些历史资料。严格说来,其只是经济史。例如,一个人经过缜密的“量化研究”,发现某段时期内某商品需求增加了5%,而价格上涨了10%。其敢不敢宣称这个重大“科学发现”:对于这个商品而言,需求如果增加5%,价格就上涨10%?
重点是,要分清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区别。大多数自以为在做经济研究的人,其实是在研究经济史。而我所说的,却是前者。
价格确实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边际效用价值论也好,劳动价值论也好,不都是试图在解释这个“最核心的经济现象”吗?自然,确实存在相互冲突的理论,但不能说“连价格这个最核心的经济现象都没有解释”。理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我说的,是我认为这个正确的“科学解释”已经出现,而缺少的似乎是发现的眼光。
最后,说到“价格”,“只有均衡价格才是真实的价格”。我猜你的意思应是指一般均衡下的价格才是那个应该和合理的价格。市场上时时刻刻变动着的价格应当与这个“均衡价格”一致才合理,否则就不是“真实”的价格。这个看法在我看来完全错误。市场上时时刻刻变动着的价格才是“真实的价格”,你所青睐的那个“一般均衡下的价格”才是“不真实的”和完全虚幻的价格。因为那种一般均衡的状态根本不可能达到。市场不停地在变。
了解这一点似乎不难。正如以前我提到的,留意一下股票市场或期货市场的价格就可以了。什么是“均衡价格”?有谁敢定量研究出个“均衡价格”用以指挥股票市场或期货市场的价格?有谁有这个胆,站出来我看看。我会像神一样地膜拜之。
搞数学的、搞什么定量研究的(当然不是说所有人),自以为“很高级”,事实上,恐怕他连自己在研究些什么也没有弄清楚。所以,这些人自己应先谦虚些,然后再教人不迟。我的建议是,不妨走出你的教科书(无论初级、中级、高级)、研究课题和象牙塔,实地到市场中去观察观察、还还价,买买股票,做做期货,甚至创创业,也一定会比通过某些所谓经济学家们的“高深”研究而对于真实市场中的价格发生过程更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