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714 22
2006-12-22
深圳的成功得益于一个简单的公式:廉价土地、工作热情高而又顺从的工人和宽松的环境标准,这吸引了大批外国投资商。深圳1200万的总人口中有700万是农民工,这与上海1800万人口中只有200万到300万农民工形成对比。深圳成了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真实和具有象征意义的心脏。

然而现在,对中国其他城市来说,深圳与其说是一个模式,不如说是对“经济增长高于一切发展模式”的局限性的一个预兆。

尽管中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劳动条件差的问题,但深圳的大型工厂还是在工人中被冠上无情的名声。艰苦的工作条件反过来促使工人争取更短的工作时间和更高的工资。

在中国的经济计划中,深圳的处方越来越不被看重:太无情、太浪费、污染太严重、对农民工的依赖太重。“这条道路现在走进了死胡同。”经济学家赵晓(音)列出深圳的问题后说,“不能指望用投资这一件好事来掩盖其他问题。”

随着深圳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相对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的其他城市正努力把自己与深圳区分开来,强调为工人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也更加注意环保。

“一些内陆城市已经开始为农民工提供社会安全保障,包括养老金和其他保险。”中国社科院专家王春光(音)说,“在成都,户籍管理已放松了,农民工孩子的教育问题获得了更多的关注。”

当然了,农民工仍然会来深圳,主要是被工作机会所吸引,他们勇敢地面对可能等待自己的艰难生活。其中一些人身陷穷困,更多人很快对这里感到失望,回家去了。由于工人短缺严重,深圳工厂最近把生产线上的工资上调了20%。

来自湖北的19岁的余迪(音)只有初中文化。他每天工作11个小时,每星期6天,工作就是从卡车上装卸很重的盒子,每月工资只有80美元,住在一间昏暗而污秽的集体宿舍里。“我唯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学校时没用功学习。”他说。

“深圳可能看起来很繁荣,”一名工人说,“但这是一个令人不顾一切的地方。▲(摘自12月19日美国《纽约时报》,原题:中国的成功故事因自己的经济增长而窒息,作者霍华德·弗伦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22 22:17:00

确实是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2 22:54:00
经济发展的代价,到底哪些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这是为政者应该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当一个城市成为一个令人不顾一切的地方的时候,只能是全中国人民的悲哀,因为深圳的发展是多少中国人的骄傲。现在深圳还是我们的骄傲吗?当一些人还在不顾一切的吹嘘深圳发展的奇迹的时候,你是否考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悲哀呢?以对所有贫困地区的人民的剥削来换取一个深圳的发展,这个代价也太大了一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3 17:08:00

其实,这只是深圳率先触碰到了经济发展的“天花板”,遭遇到了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题,也率先遭遇到了靠低廉的工资即“低成本”引发的社会问题,从而陷入了发展的“窘境”。其它的开发区——包括内地外资加工制造企业的或迟或早都会遇到,台商到越南不是也遭遇了尴尬吗?!依靠低廉的人力资源发展经济绝不是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必须以新的科学发展观,积极转变发展模式,逐步改变产业结构。探索出一条以质量、效益、环保为核心的新型发展道路,实现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福利深圳”“环保深圳”的跨越才是深圳——其它“类似深圳”所应该选择的道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4 00:19:00
深圳这么吸引人地方,终究也逃不了一些根本的问题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5 17:15:00
特区本来一个主要目的是引进技术摆脱劳动密集产业为主的情况,但结果不理想.我在深圳五年多了,比较清楚这几年深圳的变化.在特区优势逐渐淡化之后,深圳的依赖主要是:低成本的加工贸易以及与之有关联的很多通过香港的转口贸易;房地产的开发和炒作;服务业和色情业.高新产业方面基本被有形成实质的能带动区域和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早期所谓"深圳奇迹"的代表企业群大多推出舞台中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