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厂商谈判策略令矿业巨头生畏
全
球矿业巨头需要应对一个新的威胁:中资钢铁厂的联合谈判。
中资钢铁厂过去一直试图联合成统一的谈判方,但由于超过1,000家中资钢铁生产商都在争夺铁矿石市场占有率合计达75%的三家全球矿业公司的原料供应,这种尝试被证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这种情况最近有了变化。
今年10月,铁矿石现货价格较前月大幅下滑18%,其中一周的单周降幅更是创出历史最高水平。这一现象清晰地反映出,在中国房地产价格摇摇欲坠之际,中资钢铁生产商的铁矿石需求已经放缓。但这可能只是其中的部分原因,中资钢铁厂的联合谈判也是压低铁矿石价格的一个因素。
中资钢铁厂对此毫不掩饰。中国最大的钢铁厂之一的宝钢(Baosteel)表示,公司与其他中国企业一道试图就铁矿石合约价格重新与全球矿企进行谈判。随着宏观经济形势恶化及信贷吃紧,铁矿石现货价已经从每吨164美元的水平下跌了约20%。中资钢铁厂开始联合推迟采购。这种努力取得了效果,按市值排名全球第二大的矿企淡水河谷公司(Vale)已经同意降低合约价格。
一个月之后,铁矿石价格回落至更有竞争力的水平。中国11月份铁矿石进口量升至1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铁矿石价格随之上涨,本周已上探每吨150美元,远高于10月份触及的14个低点130美元。
对于主要矿业公司来说,好消息是中国的需求并不像看上去的那样疲软。中国10月份铁矿石进口的下降主要是受企业谈判策略及国内基建活动减少的影响。但现在中资钢铁制造商已表明它们能够在关键时刻团结一致,矿业巨头未来可能将面临更为艰难的价格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