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春到了 俄罗斯商业广播《生意人》(Kommersant)的评论员、主持人
康斯坦丁•冯•埃格特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新型微晶片将提供前所未有的定位准确性,帮助人们在漫长的冬夜里追踪北极驯鹿。”周二的时候我打开电视,看到的居然是这样一条新闻,让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全世界其他人都在看莫斯科的好戏——防暴警察和支持ZF的年轻活动者与支持民主的抗议者发生冲突。抗议**地点凯旋广场(Triumphalnaya Square)已经成为Twitter上的热门词汇。但在国有频道“Rossiya 24”(俄罗斯唯一的24小时频道)上,主打新闻却是用于追踪北极驯鹿的微晶片。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领导层是怎样在处理普京时代第一场真正的政治危机。
否认或掩盖不和谐的事件,一边变相威胁一边含糊地承诺会让步,谴责所谓的外国势力干预,这种种拙劣的手段都让人想起2000年米洛舍维奇(Milosevic)主政下的贝尔格莱德。每个人都在想一个问题:“尽管阻碍重重,尽管现在是冬天,但‘俄罗斯之春’是不是快来了?”我的回答:是的——但俄罗斯之春很可能与那些阿拉伯国家的革命不同。我认为,拉锯战的可能性大于闪电战。
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仍掌握着令人畏惧的庞大财力资源,警察的立场还未动摇、仍在以粗暴手段对待抗议者。对抗的双方仍然是所谓的那些“系统”政党和“非系统”团体,前者在议会有席位,后者正推动着街头抗议活动的发展。尽管民心越来越躁动,但大部分人想要看到的是对目前的体制进行改良,而非再来一场革命。这一切都有利于克里姆林宫。然而,受到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俄罗斯ZF有序应对当前形势的能力正在下降。
首先,国家杜马的选举结果出乎普京和统一俄罗斯党(United Russia)的意料之外。一年多以来,普京领导的统一俄罗斯党的支持率一直在下跌。但俄罗斯ZF仍然认为,可以通过贿选和操纵选票,继续维持统一俄罗斯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党地位。
俄罗斯人民愿意投票给统一俄罗斯党以外的任何政党,这一点让俄罗斯ZF吃了一惊。伪造选票的常见行为招致如此激烈的反应,这也是俄罗斯ZF始料未及的。普京及其亲信似乎没有应对这一意外情况的“B方案”。
法庭判决许多抗议者有罪——但俄罗斯不是白俄罗斯,普京也不是亚历山大•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抗议的许多活动者被判在艰苦地区的监狱里服刑5年,而莫斯科的抗议者们只被判处15天监禁,服刑地点就在莫斯科市各警局监狱——这样的轻判只会增加服刑者的信誉。一些过去不问政治的名流纷纷赶赴抗议地点,其中一些被警车带走的时候还穿着裘皮大衣。一位莫斯科市民在Twitter上幽默地写道:“用不了多久,上流社会会拒绝接纳没有蹲过监狱的人。”
对于克里姆林宫而言,还有一个坏消息。克里姆林宫不仅正在失去知识分子和名士的信任,还在失去一部分青年的信任,这些人普遍在30岁左右,过去对政治漠不关心,甚至曾支持普京,而如今转而从原则上反对普京。这部分人的数量不多,但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游历广泛,熟悉互联网,有远见。克里姆林宫和统一俄罗斯党已经不可挽回地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也随之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失去了民心。这个情况非常值得注意。1917年布尔什维克政变,以及1989年至1991年的反苏共大革命,都是在这两座俄罗斯最重要的城市定下胜负的。
同时,这也是最后一次、ZF能够依靠国家控制的电视台来安排选举事务了。2011年,俄罗斯互联网渗透率大为上升,日常用户超过了5千万: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阅读独立的新闻,很少或不受国家干预地自行甄别各种观点。官方媒体只有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对事实视而不见,这会损害它本已摇摇欲坠的公信力,另一个选择是报道真实发生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会加大舆论批评的力度。
最后,随着2012年3月的总统选举临近,注意力集中到了普京身上。要不要再给普京能够为所欲为6年时间的机会,换取社会稳定、经济免受危机冲击?这次国家杜马选举引发的示威事件,实质上就是民众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显著多数民众的回答是:“谢谢,不了。”如今,普京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来打造一个“2.0版”的形象、呈现给俄罗斯民众——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明年3月的大选仍然执行往常那种暗箱操作,由官方指定一些候选人陪选,普京的支持率会继续下跌。如果竞选来真格的,普京可能要经受真正严厉的批评,甚至可能要参加电视辩论——这是俄罗斯历任总统都没有做过的事。这会带来风险,而普京出了名的厌恶风险。不过,要阻止现政权面临的这场合法性危机,克里姆林宫似乎别无选择。
有人会说,血腥镇压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在我看来,俄罗斯ZF对这种策略兴趣不大。这种策略会彻底毁掉克里姆林宫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很快将会无济于事。在一个腐败已成主要治理手段的国家,有效的独裁统治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些装有高压水枪的卡车被开到了莫斯科,用于驱散抗议者,到目前为止,这些卡车还没有派上用场。把这些卡车开回车库,或许是个明智的选择。
本文作者是俄罗斯商业广播《生意人》(Kommersant)的评论员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