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体制看团结
我们到底团结不团结?
台湾人柏杨的一句“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但是三个中国人加在一起——三条龙加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猪、一条虫,甚至连虫都不如”深深的刺痛了国人的内心,我们很多人都有痛扁柏杨一通的欲望。但是,心理上的痛扁之后,却还不得不接受那么难以掩盖的事实。
事实就是中国人不团结,团结不出力量。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缺乏集体意识,缺乏团队精神。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迄今为止,我们经常听到“为了集体的利益”、“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为了组织”的话语,貌似很有团队精神。但是我们大家也都承认,这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团队精神。因为这些是行政或准行政力量驱使压迫下的为了集体。
在易中天的《品人录》中,我们很容易的看到,统治了中华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倡导的就是过分“舍小家为大家”的一种道德,这种道德下造成了人性的过分压抑。如今,这种势力,却又在大学的活动中以准行政命令的形式出现,这种势力深深地渗透到最富有青春活力、反叛意识的大学生地生活中,我们可以想象这种势力在中国的根基了。
如此的泛滥的“团队精神”,却与我们所普遍缺乏的团队精神形成了完美反差。
一个社会缺什么,她的文化传媒中就会普遍宣传什么。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要培养团队精神”、“要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到底团结不团结?
抗战时,汉奸到处都是。如今,金融汉奸致使国家资产外流。
政治体制上要求我们团结,通过行政命令的形式要求我们要团结起来。然而实际上却恰恰取得了相反的效果。行政力量下大家很“团结“,行政力量之外,大家很不团结,缺乏团队精神。
政治体制与团队精神有关系吗?
在专制的政治体制下,国家以行政力量强行聚集大家的力量做大家不愿意的事(因为做这件事不是由大家来决策的),在表面的团结下做事,大家心里没有把这件事做好的欲望,也就没有真正团结精神,只想草草了事。专制的体制下,加之我国ZF惯用行政力量忽略市场力量的后果,造成行政力量太过强大,覆盖面积太大,到处都是“行政力量促使的团结”,实则促成了不团结,而在行政力量之外,这个不团结毫无保留的表现了出来。
专制给人民的政治地位上的不自由,导致了行政之外人们追寻自由不要团队,加重了不团结的严重性。
长此以往,形成不了真正的团队精神。加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团队不合作便代代传承,专制的政治体制的利益集团相互纠葛牢不可破,这种团队不合作也就无药可治。
民主的体制下,国家的施政方向由选民决定,客观上促成了团队精神。而且,政治地位上的自由,给了选民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团队而牺牲部分自由提供了外部条件。
此为我对团结在政治体制下影响的小小一家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