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6-12-25 18:15:00的发言:
关于价格问题,光用效用理论是不能完全解释的,任何商品的价格大小应该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大小和获得该商品所付出的代价(我是用行为所付价值表示)大小有关。我认为一商品的价格大小取决于获得该物品的行为代价(包括财物上的成本+精神上和体力上的付出)。
兄弟觉着,人民币面前,人人平等。换言之,无论这人或那人,是否付出什么成本、什么付出,都跟价格的形成、高低无关。价格的形成、高低,也跟边际效用无关。价格的形成与高低,就是跟钱的数量有关。
同样的一粒钻石,在首饰艺人那里,完全可以是效用很大,边际效用也很大,因为他们有真正的欣赏眼光。但是,假若在首饰艺人中间拍卖这个钻石,则钻石不会昂贵的。
假若,把这钻石,投入到大款中间呢,则无论大款是否有欣赏眼光,是否很想要,都会昂贵的。因为钱多,而已。高价,就是钱堆。换句话说,我们讨论价格的形成,只需要看供求双方投入的货物、货币的数量。
再想要,再稀少,价格都不高。只有钱多付得起,才昂贵。
边际效用论,仅仅说了一点常识:购买动机。
边际效用大,则购买动机大。但,购买动机再大,价格就大吗?支付能力就大吗?就有钱了吗?
购买动机,仅仅是决定了某一个人自己,在处理自己所拥有财富的时候,如何分配这些既有的财富。当购买动机很大的时候,这某一个人自己,有可能把这人自己的全部财富,都投入到购买某物品当中。例如一个首饰工匠,他有10元的积蓄,当他面对一粒西瓜钻石,他非常非常喜欢,他就把这十元全部轰炸出去了。而某一个大款呢,他挺不喜欢钻石,但是,他可以随便的扔出一百万元出来,看不起工匠那傻样,玩而已。结果,大款的那一百万元,打败了十元,这是100万人民币的胜利而已。如此而已。边际效用理论,是购买者自己与自己的内战。
请问,谁能比较100万人民币,与十元人民币,之间的效用变化,和边际效用之变化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5 18:43:3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