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549 356
2006-12-25
<P>效用、边际效用之类观点,有其空洞、废话的一方面。例如,我们说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这种话当然对,但是,当我们在说这种话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着水了,是在享用了水的效用之后了。如果有一个人,他既没有水,也没有钻石,我们还能比较水与钻石的效用、边际效用吗?换句话说,当我们说“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的时候,其实我们实际上在说:我们拥有了足够的水之后,我们却还没有拥有钻石,所以,这时候,水的边际效用<STRONG>才</STRONG>小,而钻石的边际效用<STRONG>才</STRONG>大。应当这样来确切地进行表达。或者,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当水的效用很大,<STRONG>大</STRONG>到边际效用很小的时候,钻石的效用大、边际效用大,<STRONG>才</STRONG>开始了。
<P>而一旦我们确切表达了,那么我们有可能认为:只要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其效用与边际效用是相当的。而这,对通常的效用论来说,可能是个根本性缺陷。</P>
<P>其实,当水充足的时候,当水的边际效用可以很小的时候,那说明了什么?说明水是<STRONG>伸手可及</STRONG>的。当钻石昂贵的时候,当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的时候,说明了钻石的稀少。钻石的稀少说明了什么?说明耗费大量的时间过程,需要<STRONG>到处乱跑</STRONG>,才能得到那么很少的一点钻石。换言之,效用论只是在劳动价值论面前的狐假虎威。 </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25 07:44:00

现代经济学的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假设,萨缪而森比较钻石与水的边际效用时的假设是“通常情况下”,并没有包括沙漠中即将渴死的人。

楼主应该学习一点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即用约束条件来思考问题,而不应该吃老本。靠那点政经知识和方法来武装头脑,你整天只能提一些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5 09:09: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5 5:42:00的发言:…例如,我们说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这种话当然对,但是,当我们在说这种话的时候,我们已经拥有着水了,是在享用了水的效用之后了。如果有一个人,他既没有水,也没有钻石,我们还能比较水与钻石的效用、边际效用吗?换句话说,当我们说“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的时候,其实我们实际上在说:我们拥有了足够的水之后,我们却还没有拥有钻石,所以,这时候,水的边际效用小,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大。应当这样来确切地进行表达。或者,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当水的效用很大,到边际效用很小的时候,钻石的效用大、边际效用大,开始了。 而一旦我们确切表达了,那么我们有可能认为:只要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其效用与边际效用是相当的。而这,对通常的效用论来说,可能是个根本性缺陷…

只要肯多用心看看所谓“西方经济学”,就会知道,“效用”乃至“边际效用”是消费量的函数,没有空穴来风的“效用”。

不指定自变量的值,而比较因变量的值,有意义吗?

如果“效用论者”真地这样比较(虚拟语气),只能说明他们不懂起码的数学知识。如果有人认为“效用论者”这样比较(但“效用论者”并没有这样比较),只能说明那些人还没弄懂效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5 09:14: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5 5:42:00的发言:…换言之,效用论只是在劳动价值论面前的狐假虎威。

这个比喻可能不恰当。“效用论”这只“狐狸”假了哪只“虎”的威?如果“效用论”真地“狐假虎威”,那就是说“劳动价值论”也害怕那只传说中的“虎”了?这只“虎”是什么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5 09:16: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5 5:42:00的发言:…而一旦我们确切表达了,那么我们有可能认为:只要是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其效用与边际效用是相当的…

从数学上说,这种表达会有问题。量纲不一致的量如何“相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5 09:20:00

“水的边际效用小,钻石的边际效用大”这句话的确会引出很多误会,因为它隐含了太多的假设。

其实最大的困难并不是因为效用(及边际效用)是消费量的函数,而在于不同商品的边际效用的量纲没有统一,所以无法比较。(当然,这里还要假设效用可测量——尽管它因人而异。在测量问题上,效用论与劳动价值论都面临很大的挑战,这也是它们发展的方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