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6-12-26 15:47:00

人大经济论坛博德之门真实世界的经济学 → 盛 洪 :我与科斯

...

记得其中一篇题为“我从贝克尔教授那里学到的经济学”。严格来说,是我自己对微观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本理解。例如,我提到了四个假定前提,四个概念,一个基本方法和两种分析工具等等。四个假定前提是指(1)稀缺性;(2)追求最大化;(3)人的偏好不同;(4)市场制度。四个概念是指(1)最优;(2)均衡;(3)替代;(4)边际。经济学则是一个进行成本一收益分析的理论方法,微观经济学经常采用的几何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和供求曲线分析法。科斯认为稀缺性是一个主观的概念。而对于最大化,他似乎很有异议。他问道,什么是最大化?是效用的最大化吗?效用可度量吗?他说,“我不赞成、或不喜欢用效用这一概念。如何衡量它?”我回答说用“满意”来衡量。他继续问道,“如何区分不同的满意?在我看来人们有时在追求‘效用最小化’。他们毁掉自己,毁掉自己的家人,甚至毁掉自己的国家。如法西斯德国。”对于后两个假定前提,他没有什么异议,只是对“市场体系”加以评说:“市场不必是具体的地点,市场是一套规则、法律。”对于最优概念,他的反应似乎很有制度经济学的味道:“是否有最优?恐怕只有好些。”关于均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理论风格:“不存在一般均衡,只有局部均衡。均衡就没有变化了。”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16:03:00

从上面似乎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在最基础的部分是空洞、简陋的,是有最起码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这包括效用理论存在着无效、废话。

“而四个概念是指(1)最优;(2)均衡;(3)替代;(4)边际”,似乎更是数学工具而已,而不是经济理论了。

有人说微观经济学的别称是价格学,可是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去解释什么叫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19:53: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6-12-26 9:03:00的发言:

这算是价格的两元观点.个人认为是一元的,只是效用, 而成本代价包括行为代价不过是效用的损失. 而且,成本代价不是形成价格的原因(没有因果关系),两者只有相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函数关系), 却都是边际效用变化的结果.

其实你对我的观点也不是很了解,我的价格观点并不是两元(不过我还不是很清楚你的两元的含义),都是基于效用的基础上的.我所讲的"行为代价"并不是指那种财物方面的付出,也是指效用的付出,一种负效用(一种不愉快的感受体验),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的付出,象劳动啊,财产的损失啊,体力的损耗啊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负效用的产生.价格就是基于这种负效用的基础上形成.这和传统的效用理论是有些区别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0:13:00

其实,传统效用理论只注重商品给人带来的满足(正效用)因素,而没有注意到人的不满足(负效用)的因素,劳动价值论看到了负效用的因素,但没有用负效用概念来表达.因此它们都是各自看到了价格形成的一面,而这两面都是影响价格形成的因素,一个从行为中得到的方面看(正效用),另一个从行为中付出的方面看(负效用),而把这两个因素结合起来就可以揭开价格形成的过程了.

实际上,经济学只能从人的行为分析入手才能真正的看清楚内在的规律和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1:38: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6 0:08:00的发言:问一下老兄:由于量纲不同,则价格无法比较(例如,1斤石头1块钱,1个钻石1千万,是无法比较的,不能说谁贵谁贱),同时边际效用也无法比较(例如不同人之间,不同物品之间,等),那么如何解释价格的形成呢?边际效用还有什么用呢?

只要你告诉我市场结构,我就告诉你如何形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1:45: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6 16:03:00的发言:

从上面似乎可以看出,主流经济学在最基础的部分是空洞、简陋的,是有最起码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这包括效用理论存在着无效、废话。

“而四个概念是指(1)最优;(2)均衡;(3)替代;(4)边际”,似乎更是数学工具而已,而不是经济理论了。

有人说微观经济学的别称是价格学,可是主流经济学并没有去解释什么叫价格?

主流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无非是一组实物交换比例(它指出任何两种物品的交换比例)。至于这组交换比例是反映了“抽象劳动”还是什么别的,微观经济学并不关心。微观经济学关心的是,该组交换比例可否让大家“皆大欢喜”,经济中可否存在不让大家都想进一步改变现状的交换比例,该种交换比例如何实现,该种交换比例是否唯一,等等。

仅从所谓“边际效用论”想去琢磨“价格如何决定”,这是一个太过陈旧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1:56: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6 16:03:00的发言:“而四个概念是指(1)最优;(2)均衡;(3)替代;(4)边际”,似乎更是数学工具而已,而不是经济理论了…

如果你真地这么想,我想咱们就不必继续讨论了。如果有人说《资本论》“似乎更是哲学理论而已”,你还愿意同他继续讨论吗?

同样一个“O”,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化学家说它是“氧”,物理学家说它是“度”,几何学家说它是“圆”,英国人说它是“ou”……)。如果你说它似乎只是阿Q在受审时画的那个东西,大家还需要继续讨论吗?

有人看不懂马克思的经济思想而滥批他“不懂经济”,我们会反对。

我们会不会反对因为看不懂“数学工具所承载的经济思想”而评说“不是经济理论”这种说法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2:13: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6 15:47:00的发言:…关于均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理论风格:“不存在一般均衡,只有局部均衡。均衡就没有变化了。”

牛顿的理论里,时间是对称的,也就是说,牛顿的理论无法说明“时间之箭”这一简单地不能再简单的“事实”。牛顿理论没有“用”了吗?(相对论里时间同样对称)

只存在牛顿理论的近似情形,不存在一般情形,因为世界真地完全如牛顿理论那样,就“真地没有变化了”,因为一切只不过是“宇宙初始条件”的衍生与印证(哪怕是个混沌系统)。

局部均衡也好,一般均衡也罢,固然各不相同,但必有相通之处:某种均衡不过是众人各自优化的结果。

科斯所说的“不存在一般均衡”,其实是指“外生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外生条件同样在不断地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2:19:00

效用理论当然有其困难。但其他理论同样也有困难。不过,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批评一个理论的前提是了解这个理论,这是又一个问题了。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浅尝辄止,随意“批判”,不仅学不好西方经济学,更学不好马克思主义,其实也学不好任何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3:16: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6-12-26 21:38:00的发言:

只要你告诉我市场结构,我就告诉你如何形成。

我想请老兄,就如下事例,对价格的形成作出解释:

苏比克的美元拍卖:一张美元纸币被当众拍卖,规则有2:纸币归报价最高者,新报价必须高于上一报价至少一美分,在规定时限内没有新报价则拍卖结束;拍出第二高价者也要付出他最后一次报价的款项,但是什么也得不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6 23:25: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6-12-26 21:45:00的发言:

主流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无非是一组实物交换比例(它指出任何两种物品的交换比例)。至于这组交换比例是反映了“抽象劳动”还是什么别的,微观经济学并不关心。微观经济学关心的是,该组交换比例可否让大家“皆大欢喜”,经济中可否存在不让大家都想进一步改变现状的交换比例,该种交换比例如何实现,该种交换比例是否唯一,等等。

仅从所谓“边际效用论”想去琢磨“价格如何决定”,这是一个太过陈旧的问题。

麻烦老兄简单讲解一下,老兄所知道并认可的观点:价格作为物品交换比例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07:48:00

朴素的意识往往有正确之处,因为它来源于常识。

楼主的观点不无道理,但知其错,尚不知其所以错:

效用是一个主观性的体验,它通过个体所有的购买力的支付影响商品交换;边际效用是一个合成谬误性的概念(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试图用一个不能量化也不需要量化的东西,去解决商品交换问题。

效用价值论对于供给增量为零的商品交换,有正确的方面和科学认识价值;对于供给增量不为零的商品交换,是不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08:48: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6-12-26 19:53:00的发言:

其实你对我的观点也不是很了解,我的价格观点并不是两元(不过我还不是很清楚你的两元的含义),都是基于效用的基础上的.我所讲的"行为代价"并不是指那种财物方面的付出,也是指效用的付出,一种负效用(一种不愉快的感受体验),因此,可以理解为一种行为的付出,象劳动啊,财产的损失啊,体力的损耗啊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一种负效用的产生.价格就是基于这种负效用的基础上形成.这和传统的效用理论是有些区别的.

如此,为什么不说价格就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呢? 负效用不就是从较抵的边际效用变化为较高的边际效用时的累积值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09:11: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6-12-27 8:48:00的发言:

如此,为什么不说价格就是由边际效用决定的呢? 负效用不就是从较抵的边际效用变化为较高的边际效用时的累积值吗?

负效用的概念与我们理解的效用概念不同,它是一个与正效用方向相反的值,也就是人的一种主观付出,负效用和正效用可以相互抵消,因此,一个行为中的正效用和负效用正好相等,那么这样的行为的效用就正好抵消,也就是该行为没有剩余的价值可言了,即行为价值=0;

价格的形成是一种交换行为的实现结果,而促使交换行为实现有两个必要的因素决定,一个就是在交换行为中得到的正效用(或获得的价值),另一个是在交换行为中负效用(付出的价值),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商品的边际效用大小就决定了交换行为中的正效用的大小,但仅仅是正效用在大,如果他行为中的负效用也很大,也就是他要付出的代价也很大,那么,这个交换行为也不可能会实现。所以,只有当这两个效用出现正大于负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交换,价格才能产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0:47: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6-12-27 9:11:00的发言:

负效用的概念与我们理解的效用概念不同,它是一个与正效用方向相反的值,也就是人的一种主观付出,负效用和正效用可以相互抵消,因此,一个行为中的正效用和负效用正好相等,那么这样的行为的效用就正好抵消,也就是该行为没有剩余的价值可言了,即行为价值=0;

价格的形成是一种交换行为的实现结果,而促使交换行为实现有两个必要的因素决定,一个就是在交换行为中得到的正效用(或获得的价值),另一个是在交换行为中负效用(付出的价值),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商品的边际效用大小就决定了交换行为中的正效用的大小,但仅仅是正效用在大,如果他行为中的负效用也很大,也就是他要付出的代价也很大,那么,这个交换行为也不可能会实现。所以,只有当这两个效用出现正大于负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交换,价格才能产生。

价格是一定要有正效用与负效用,问题是:负效用就不由边际效用决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1:14:00
负效用也受边际效用制约的,例如,一个劳动工具它具有一定的边际效用的,一旦在劳动中损耗了,那么它原先所具有的正的边际效用值就变成了负的边际效用值,凡是得到的都是正的效用,而失去的就是负的效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2:06: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6-12-27 11:14:00的发言:
负效用也受边际效用制约的,例如,一个劳动工具它具有一定的边际效用的,一旦在劳动中损耗了,那么它原先所具有的正的边际效用值就变成了负的边际效用值,凡是得到的都是正的效用,而失去的就是负的效用了。

损耗了的工具不一定就会有负的边际效用值。负的边际效用值的经验意义是每次消费都对人有害。一个失去了若干效用的物品可能仍然有正的边际效用。直到失去一定量以后才能使边际效用为负。边际效用是一个即时存在量,而效用是一个总量变化量。总量为负即时量不一定为负。温度下降20度,这是负的变化量,但下降后的位置是即时量,比如正的3度。20度相当于效用,而3度则相当于边际效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4:26: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6 23:16:00的发言:

我想请老兄,就如下事例,对价格的形成作出解释:


苏比克的美元拍卖:一张美元纸币被当众拍卖,规则有2:纸币归报价最高者,新报价必须高于上一报价至少一美分,在规定时限内没有新报价则拍卖结束;拍出第二高价者也要付出他最后一次报价的款项,但是什么也得不到。

咱们论坛不是有许多相关讨论吗?

既然大家谁也不愿意做其中的竞标者,这样的机制可能一直有人用吗?(或者说,这可能成为一种现实而普遍的“价格形成机制”吗?)——没有均衡解。

主流经济学里也只有在特定的假设下才有均衡解,当然主流经济学不会天然假设均衡一定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4:31: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6 23:25:00的发言:

麻烦老兄简单讲解一下,老兄所知道并认可的观点:价格作为物品交换比例是如何产生出来的。

前面已经说过了,“价格如何产生”这个问题要针对具体给定的市场结构。没有一般的“公式”。主流经济学里没有“价值决定价格”这样的公理(主流经济学里就没有“价值”这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4:54:00
谢谢fujo11老兄评论。
关于主流经济学的效用论,历来是有许多人有许多看法吧。例如这里有3个贴:
论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余斌) http://www.cpeer.org/shell/main?appHandler=cencms&pageHandler=metainfo&id=ABC00000000000002373
从月光族消费看效用无差异分析 作者:张建平 http://www.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52558
很少经济学家真正懂得“交换” 作者:张建平http://www.chinavalue.net/showarticle.aspx?id=50441&categoryID=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5:16:3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5:32:00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6-12-27 14:26:00的发言:

咱们论坛不是有许多相关讨论吗?

既然大家谁也不愿意做其中的竞标者,这样的机制可能一直有人用吗?(或者说,这可能成为一种现实而普遍的“价格形成机制”吗?)——没有均衡解。

主流经济学里也只有在特定的假设下才有均衡解,当然主流经济学不会天然假设均衡一定存在。

老兄好。那个拍卖1美元的例子,就相当于有人拿一张圣诞卡,在西区食堂门口摆着卖。这和清朝八大山人等名画将在香港拍卖是一回事情,也和河北易县城关大白菜市场是一回事情。

其实简单而根本的问题是:效用论包括边际效用论,在主流经济学里有没有效用?主流经济学,能否解释价格的形成和计算出理想价格?有就是有,能就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7:11: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6-12-27 12:06:00的发言:

损耗了的工具不一定就会有负的边际效用值。负的边际效用值的经验意义是每次消费都对人有害。一个失去了若干效用的物品可能仍然有正的边际效用。直到失去一定量以后才能使边际效用为负。边际效用是一个即时存在量,而效用是一个总量变化量。总量为负即时量不一定为负。温度下降20度,这是负的变化量,但下降后的位置是即时量,比如正的3度。20度相当于效用,而3度则相当于边际效用。

我这里说的“负效用”可能和你理解的有些差别。对人的伤害是可以产生负效用,而损失财物也可以产生同样的负效用,例如,你有一个电视,假设相对你有500的正效用值,如果损失了,那么你就是损失了500效用值,即 - 500。

和正效用一样,负效用也是相对于人的感受体验,只不过,正的是一种愉快的感受,而负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很显然,你损失了自己的财物,你的感受是负的吧,这就是负效用的产生,你损失的财物正效用越大,那么使你产生的负效用也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7:26: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7 15:32:00的发言:

老兄好。那个拍卖1美元的例子,就相当于有人拿一张圣诞卡,在西区食堂门口摆着卖。这和清朝八大山人等名画将在香港拍卖是一回事情,也和河北易县城关大白菜市场是一回事情。

其实简单而根本的问题是:效用论包括边际效用论,在主流经济学里有没有效用?主流经济学,能否解释价格的形成和计算出理想价格?有就是有,能就是能。

我觉得,任何经济理论并不是都以能不能计算出价格来判断其是否科学或有效,有些理论就是为了找出事物变化的规律和导致其变化的因素,这就是一种规律。比如,效用理论能够得出:当市场供给的增加而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下降,所以该商品的价格将下降。这就是一种判断。不然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再说,人家已经说了,你要给出具体的市场结构和限制条件来,那么计算出一个合理的价格也是可以的,例如,你给出北京某区、某个商品、某段时间内等等条件,我想他们完全可以给你计算出该商品的合理价格吧。再说,劳动价值理论根据劳动量能算出一个商品的准确价格吗?你给出一个你算好的价格的商品,拿到市场上看看,会不会完全一样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7 17:27:5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7:33: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6-12-27 17:11:00的发言:

我这里说的“负效用”可能和你理解的有些差别。对人的伤害是可以产生负效用,而损失财物也可以产生同样的负效用,例如,你有一个电视,假设相对你有500的正效用值,如果损失了,那么你就是损失了500效用值,即 - 500。

和正效用一样,负效用也是相对于人的感受体验,只不过,正的是一种愉快的感受,而负的是一种不愉快的感受。很显然,你损失了自己的财物,你的感受是负的吧,这就是负效用的产生,你损失的财物正效用越大,那么使你产生的负效用也越大。

你上一贴说的是“负边际效用”啊。效用的负值与边际效用的负值不是一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7 18:48:00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6-12-27 17:33:00的发言:

你上一贴说的是“负边际效用”啊。效用的负值与边际效用的负值不是一个概念。

效用和边际效用都是基于人的感受,边际效用就是最后满足的剩余效用,也就是尚存留的效用。所以,也是效用。相对人的作用是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8 06:04: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7 15:32:00的发言:

老兄好。那个拍卖1美元的例子,就相当于有人拿一张圣诞卡,在西区食堂门口摆着卖。这和清朝八大山人等名画将在香港拍卖是一回事情,也和河北易县城关大白菜市场是一回事情。

其实简单而根本的问题是:效用论包括边际效用论,在主流经济学里有没有效用?主流经济学,能否解释价格的形成和计算出理想价格?有就是有,能就是能。

哪个学校的“西区食堂”的哪个人呢?——在那里,报价第二高者也需要付给卖者钱吗?还有,本人孤陋寡闻,“河北易县城关大白菜市场”也要求报价第二高者付给卖者钱吗?

效用论在主流经济学里当然有效用。已经反反复复说了,我们先要给定市场结构,才能说出所谓“价格形成”。主流经济学里没有固定模式的价格形成理论——每种“价格形成机制”对应特定的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8 07:01:00
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6 16:03:00的发言:…“而四个概念是指(1)最优;(2)均衡;(3)替代;(4)边际”,似乎更是数学工具而已,而不是经济理论了?…

因为有“替代”,所以我们能权衡;因为在权衡,所以我们寻找“最优”的权衡;“边际”是寻找最优权衡的方法(之一);“均衡”是众人各自最优权衡的结果。经济学家不断寻找“均衡”与“最优”的同一性的条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8 08:24:00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6-12-27 18:48:00的发言:

效用和边际效用都是基于人的感受,边际效用就是最后满足的剩余效用,也就是尚存留的效用。所以,也是效用。相对人的作用是一样的。

认为你对边际效用的理解有问题,边际效用非剩余效用,而是效用增量。效用与边际效用对于人的感受有重要区别。对于已经满足的效用,消费者的感觉是总的满足感,而边际效用是满足后剩余的欲望强度;而对于尚待满足的物品,消费者对于其效用估计,应等于财富量。

什么时候剩余的欲望强度为负?对有害物品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8 08:45:00
边际效用是个序数意义上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12-28 08:57:00
以下是引用tabalt在2006-12-28 8:45:00的发言:
边际效用是个序数意义上的概念。

更是基数效用意义上的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