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徐生在2006-12-28 21:05:00的发言: 记得本论坛学者专栏张建平网友说到过,就是说供求函数、需求函数,及其相交,都是牵强附会画出来的,等等。
是啊。本来,所谓卖方就是提供货物的,所谓买方就是拿出货币的,所谓交换,就是拿货物与货币交换,所谓价格,就是交换完成时候双方的交易量。就是这样,这都是直观的,符合真实世界的。
但是,这种直观的、真实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难以画出的,更难相交。
而主流经济学很能搞,能搞出那种供给曲线、需求曲线,还能让它们相交,可是,主流经济学要想画出真实的供给曲线、真实的需求曲线并让它们相交,那就难了。
效用理论的效用----主流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在主流经济学里的效用------是有主要的4点吧:1、画出所谓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并让它们相交。2、提供潜在的价值论基础,或替代物。3、在传播上,考虑到了受众的接受心理。4、利于构建理论体系(但据说有人认为此部分与其他的一些部分是逻辑上脱节的)。
另外,其实主流经济学的均衡价格方法,变相的,就是一种试错法,也是能够计算出真实的理论价格来的:
首先,要恢复直观的真实的供给概念----用于出卖的货物总数量,和直观的真实的需求概念-----用于购买的货币总数量,
其次,找出上述总量之间的内部具体构成,
第三,找出均衡价格-------能尽量使一定规模与构成的供求双方实现出清的那个价格。
而上述的数学工作等工作,对主流经济学来说是简单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