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垣:我们物离乡贱,是送礼性出口,他们加关税,是把我们送的礼(出口退税和人口红利)收归政府所有;人家是头脑正常的大商人,是物离乡贵。中国政府对美国进口的商品加税,只能增加中国消费者的使用成本。顺便指出,所谓顺差不过是白白让人家消费我们的东西,人家给我们一张带油墨的纸,甚至只是电子符号!高喊逆差吃亏了,这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美国这一套是假打,是倒牵驴,你对着干,就上了他的当!当务之急的是苦练内功,调整分配结构,改革分配体制,让中国人的消费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立即停止出口退税,必须顺价销售,坚持物离乡贵!否则视同卖国!
新宏观:刘老讲的有道理,顺差造成了国民福利损失,换回来的只是美纸,甚至美纸都不如的美债。
但另一方面,刘老要思考一下,为什么各国纷纷贸易保护,竭力减少逆差,增加顺差?老一辈人对物质短缺刻骨铭心,非常难以理解贸易保护与重商主义。
刘福垣: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出口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口!贸易平衡是理想的目标。各国的贸易战是各种利用集团之间的利益之争,只不过是打着国家的幌子而已!站在全民整体利益上看问题,有多少剩余必有多少短缺,只有结构性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一个大国的出口是由进口的需要决定的。为了某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为了出口而出口,是政府错位,是某个阶级政府,不是人民的政府。人民的政府必须像戒毒一样戒掉宁赠外虏不与家奴的恶习!打贸易战是给谁打的?以广大雇佣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忍受超经济剥削,同时继续奉献人口红利(劳动力价值和工资的差额)为代价?是爱国还是卖国?人们一定想清楚,千万不要让人家倒牵驴了!
新宏观: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是纸上谈兵,不是现实。现实是商品过剩,劳动力过剩,产能过剩,储蓄过剩,债务过剩,需求不足,购买力不足。出口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还本付息,不是为了进口货物囤积,这是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的不同。
刘福垣:有多少剩余必有多少短缺,总需求恒等于总供给。这两句话我不是遇到你,我还不会轻易说的!希望你三思。你说了那么多过剩,都是相对于有购买力的需求而言,都是现实分配结构的产物。你要以新宏观主义立足学术界,对于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必须深刻理解。这也是我的短板,愿意多听听你的意见。到此为止,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谢谢!
新宏观:刘老过谦了,我们共同探讨出路。产出与需求同等重要,产出在地主时代因技术落后是短板,但它的货币为实物货币,不需还本付息。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是强项,而货币的生产需要还本付息,且货币的运行产生累积债务,这是短板。
原因为市场经济是货币经济,即货币统治了经济活动,它需要循环增值,但在闭环条件下,其增值为零,因此,由于居民净储蓄与中间加工利润,宏观投资必然亏损,这就是马克思在流通领域寻而未得的剩余价值实现奥秘,或者说,剩余价值只是实物利润,其货币利润只能部分实现。其根源在于央行出现后,经济循环由实物单循环转变为实物与货币双循环,且货币循环主导了实物循环,由此实物经济时代的第一部类为最终需求不再存在。也就是龙头大企业在利润表误导下扩大投资,负债赚取实物利润,居民与中间加工商储蓄赚取货币利润,当现实与预期不符时,龙头大企业拒绝投资,中间加工商失去订单,居民不敢借贷消费,流动性陷阱形成。因此,市场经济的本质为债务拉动,对于经营者而言,顺差可减少债务。顺差拉动可以带来高增长,已被20世纪初的美国、二战后德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等经济奇迹所证明。
刘老认为解决方案为中国国人自己提高消费,但从理论上讲,即使完全消费,也就是储蓄率为零,投资收益也不会为正。所以,要创造消费需求之外的最终需求才是出路。储备需求去周期方案是好的选择
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 ... 1846492334193258496。如此,储蓄才会由凯恩斯的节俭悖论阻力变新古典的经济增长动力,人们也不会只能鼓励消费,吃光喝光,甚至寅吃卯粮。世界贸易战大为减少,大国贸易平衡成为常态,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引发的战争将逐步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