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76 4
2011-12-18
美英企业对投资伊拉克缺乏兴趣 英国《金融时报》 丽娜•塞格 伦敦报道

经过将近9年、耗资逾1万亿美元、在4487名美军和179名英军付出生命代价后,美国正撤出伊拉克,而那些获益于伊拉克战后经济建设的国家,当年既未支持、更未参与以美国为首的入侵伊拉克、推翻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行动。

从运输和电信,到住房和建筑业,土耳其、伊朗、中国、韩国、意大利以及阿拉伯国家已在伊拉克作出巨大投资,在石油以外的每个行业都远超美英。
美英集团在早期曾赢得一些有利可图的油气合同,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和荷兰皇家壳牌(Royal Dutch Shell)开发伊拉克西古尔纳(West Qurna)巨型油田的竞标。不过,除了能源以外,美英在伊拉克的投资不多。对于美英这两个推翻萨达姆独裁政权、打开伊拉克自由市场大门的国家的私营部门缺乏投资兴趣,伊拉克官员表示失望。
“我们对在伊拉克开展业务的美国企业的数量不满意,”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Nouri al-Maliki)本月对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表示。一名曾经派驻巴格达的美国前外交官在描述伊拉克的投资格局时表示:“在那些参与战争和那些现在试图开发该国的国家之间,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关联。”

有意到伊拉克谋利的企业,必须应对一个充斥官僚、暴力和腐败的迷宫。但是,当年坚决反对伊拉克战争(数万伊拉克人在这场战争中丧生)的法国人,并没有被这些挑战吓倒。除了投资于电信业并建造两家汽车制造厂以外,法国建材生产商拉法基(Lafarge)向伊拉克市场供应60%的水泥。
IHS环球通视公司(IHS Global Insight)的资深中东事务分析师盖拉•里亚尼(Gala Riani)表示,美国企业不敢放手进军伊拉克,原因包括各种实地风险,也包括人们对2003年3月入侵行动的起因抱有挥之不去的敏感性。里亚尼说,“美国ZF推动美国企业投资的力度不够,”原因就在于华盛顿方面热衷于驱散有关这场战争带有商业企图的说法。
英国前外交官、如今执掌非营利咨询机构“独立外交组织”(Independent Diplomat)的卡恩•罗斯(Carne Ross)表示,伊拉克的某些投资标志着一种新的方式。伊拉克正寻求与伊朗这样的国家(曾经是敌人,但现在是密切的贸易伙伴)发展经贸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代表着伊拉克‘把自己与本地区绑在一起’。如果那些新保守主义者曾期盼美国企业会得到持久的优惠待遇,那么事实证明他们错了,”罗斯表示。此言指的是美国前总统乔治•W•布什(George W. Bush)身边的一帮顾问。
美国和英国均已加大努力,利用一系列高规格的贸易代表团和商业会议来鼓励企业到伊拉克投资。不过,英国企业仍表示,伊拉克过多的繁文缛节和该国18个省缓慢的决策过程构成了阻碍。“我们曾经在争取部长级官员作出决定方面遇到困难,”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 Royce)的董事迈克尔•西普斯特(Michael Shipster)表示。
美国负责伊拉克重建事务的特派监察长斯图尔特•波温(Stuart Bowen)指出,最近在伊拉克举行的两场展销会上,没有一家美国企业参展。他把这种缺席与在伊拉克开展业务的实际困难联系起来。“美国对伊投资极为滞后,”波温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但是,你为什么要到一个基础设施问题这么多的国家去投资呢?”
译者/和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8 14:23:36
谢谢楼上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8 14:23:52
写德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8 14:25:52
说穿了就是为了石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8 14:26:06
先看看美国会不会去整伊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