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934 9
2011-12-18
    今天阅读时候的大发现,感觉比较有意思,在此一并简单探讨下。很多初学者会发现实际余额这个概念不是很重要,就是那个所谓的货币实际购买力,未能将它放在一个理解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地位上。理解货币的实际余额机制对理解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关键桥梁。下面简要说下货币实际余额的理解几个误区:

    (1)认为实际余额机制只是影响到LM曲线的移动或者是IS曲线。
       错,错,错。造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既然影响了货币的购买力,那么必然影响了可支配收入,那么必然就影响到了产品市场均衡。这种观点主要有原因是只看到了影响IS的一面。而另一部分观点认为实际余额影响到物价,进一步引起了实际货币需求对利率的调整,只是看到了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这两个基本的错误在于对货币余额的传导机制认识不明确和认识具有片面性。

    (2)实际余额机制与货币幻觉两个概念的混淆。
     认为实际余额就是货币幻觉,认为实际余额和货币幻觉都是指的是货币的购买力。错错错。实际余额其实是说的一种机制、一种因为物价所引起的名义量所代表的实际量的变动,后面的新凯恩斯的长期合同理论其实说得就是未来的物价的预期的不确定性所致的实际购买力的变动最终导致了总的社会生产函数的变动。所以说实际余额的认识不是孤立对此概念的认识,而是把它当做一个动态的机制加以认识。而货币幻觉更多的是说明了市场的信息的局限性,行为人不能够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上去辨别市场真正的物价水平,只能够单一的对现实自身的周边环境的作简单的预测。

     对两种误区的理解将有助于对宏观经济学的认识。下面是两个启发性的认识。这两个启发性的认识分别对应上面两个认识误区。
    (1)实际余额机制根本上造成了古典和凯恩斯观点的割裂。
      古典观点认为市场是时刻均衡的,认为萨伊定律总是出清,总需求的变动并不能造成产出的增加除了物价被抬高。凯恩斯的观点是市场的非均衡性,总需求总是可以被不变的价格的供给所满足。这两个观点可以等价为以下的表述:
       (a)两派对货币的观点:古典——中性,凯恩斯——非中性
       (b)两派对总供给的观点:古典——萨伊定律,凯恩斯——凯恩斯定律
       (c)实际余额层面的观点:古典——实际余额不变,凯恩斯——实际余额变动
       (d)两派对利率的观点:古典——货币机制有效,凯恩斯——货币机制无效
       (e)两派对AS的观点:古典——垂直,凯恩斯——水平
        (f)两派对LM的观点:古典——垂直,凯恩斯——水平
       下面对(a)~(f)作部分论证:
        强调一个关键AS垂直一定与LM垂直是等价的。同时在论证中强调实际余额机制。
论证(e)——>(f)的古典观点:
      因为古典中货币中性,因而总需求中通过提高市场流动性使得市场产出水平增加的方式无效,那么实际供给不变情形下,AD曲线的增加不能够带来任何产出水平的增加,AS总是垂直于自然率水平,其结果只是造成物价的抬升。从AD-AS图像到IS-LM图像的分析,在只是考虑一般情况下,假设LM曲线右上情形的,当物价上升时,一方面造成了实际货币需求m的减少,LM左移,在IS不变时,利率上升,产出下降,这只是单方面考虑LM,结合IS考虑因为实际因素没有任何变化,因此IS曲线不变,那么产出下降的结果与AD-AS中AS的产量水平不变不相容,则LM右上倾斜的假设就不成立,那么必然LM不是一般的倾斜,而是垂直于产出水平的垂直线,显然这与凯恩斯的货币流动性偏好的理论恰恰在此分道扬镳了!
      反其道而行之,假设总需求是因为财政政策因素拉升分析古典情形。此时产出并不会因为AD的变动而左右,那么此时AD无效,只是物价抬升罢了。从AD-AS到IS-LM图形分析,IS右移,在LM一般情形下产出会增加,但是因为物价的抬升会造成物价的上升,那么此时根据货币实际余额货币的实际需求将会减少,对应此时的LM将会左移,此时恰好回归在原的产出水平下。那么要保证任意一般情形总是成立,所有LM的不同参数下得到的包络线必须是一条垂直线,且垂足必须是在自然率的产出水平下。

     (2)谈实际余额效应与货币幻觉与宏观经济学学派的分流
       因为实际余额牵涉到生产函数,新凯恩斯是植根于生产函数的逻辑基础上的,而货币幻觉认识未能找到一个实际的逻辑基础,从预期的角度去看AS的,而未能看清AS的背后的逻辑。后期的长期合同的粘性价格其实均植根于生产函数的逻辑基础上谈预期,而卢卡斯代表的理性预期以及菲利普斯曲线均是在统计经验角度基础上观测AS,这其实是一种没有逻辑的做法,不过是在做描述现象的工作,而不是从逻辑思维出发。从大的方面除了新凯恩斯的做法是在实际余额上继续延续凯恩斯的观点做文章,而其他均是从认为对货币幻觉的角度做文章,当然新凯恩斯在一定程度上也借鉴了预期的观点,但是主要部分认为还是从实际余额的角度,但是相对而言弱化了原先的价格刚性假设。

        一点体会,希望能使大家有收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8 22:28:34
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一个地方:强调一个关键AS垂直一定与LM垂直是等价的。
as涉及的是p灵活变动,lm垂直涉及的是不同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即使是凯恩斯理论,lm不垂直,只要不是在流动性陷阱,价格灵活调整,as照样垂直。
你说这两者等价是个啥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8 23:18:43
氤氲雨轩 发表于 2011-12-18 22:28
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一个地方:强调一个关键AS垂直一定与LM垂直是等价的。
as涉及的是p灵活变动,lm垂 ...
AS垂直等价LM垂直可以被证明。因为AS垂直,AD移动不改变产出,比方说AD扩张是由货币因素造成,例如增发货币,那么只会造成物价P上升,那么实际余额具有下降趋势,货币实际供给为m/p,增发的名义货币所代表的实际值会因物价上升而抵消,也就是说前后的实际货币量并未改变。LM只能是垂直的,相信你应该懂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8 23:19:08
氤氲雨轩 发表于 2011-12-18 22:28
看的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一个地方:强调一个关键AS垂直一定与LM垂直是等价的。
as涉及的是p灵活变动,lm垂 ...
关键留意下实际余额的作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9 22:12:07
小乖猫 发表于 2011-12-18 23:18
AS垂直等价LM垂直可以被证明。因为AS垂直,AD移动不改变产出,比方说AD扩张是由货币因素造成,例如增发货 ...
你说的是长期   我指的是短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19 22:43:20
我觉得你说的有点矛盾    你说货币供给上升,价格自由变动下,实际变量不变,对此我很赞同,古典二分法嘛。但是你就说is不动,我很不同意。要知道ad的导出是is不动,lm移动。is不移动的话,ad曲线会移动???


lm是和货币需求函数紧密相连的,无论是古典主义  还是货币主义 理性预期。都是根据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影响得出lm垂直。明白?你的思维被图形束缚了,    高鸿业的书上写的有点乱,建议有时间瞧瞧易纲  货币银行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