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究根底的话,恐怕要从人性说起——贪婪,从利益说起——争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不妨可以看作一个传统——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传统。这里面跟多
 的是技术和思想理念的传承。
 从体制上面说原因——其实或者可以说从现实的社会的状况,舆论的氛围和百姓的认知上
 面考虑:
 整个体制把所有的人都往一条路上逼,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这个成长模式的。但是他们出
 于责任,出于无奈等因素只好如此。个性强者就如我,当年考得郁闷直接交白卷,见人作
 弊想不通干脆不做,最后17+14……
想来真是恍然如梦啊……
有时候倒挺欣赏这样的方式,对现实不满的一种对抗和唾弃。佩服他们的勇气。
所以这是一类人。
 那么,又引出了对作弊的人群的分类分析——就不分类了吧。
一不小心又想到了香港那位陈氏……她是另外一类了——可惜现在估计在牢狱之中了。
唉,且表示同情吧。
 贪婪与恐惧可能可以作为行动的根源来理解。
 其实还是回到了关于教育改革的问题,我在那个关于大学是否应该宽进严出的讨论中已经
 说过,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给大家提供不同的出路和不同的价值体系,给大家更多的舞
 台,这样可能会比较有效果一些。
如果还作弊,那还是出于贪婪和恐惧,或者责任——有的人为了让家里人高兴,能过个好年,不妨把它看作一种责任的表现——只是做人的方面还值得商量——那么,可能又得回到怎么去教育的问题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7 16:51:5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