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经济社会是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而中国已经融入到了世贸
组织和全球化这样一个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之中,我国所呼吁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始终未能建成。在国内,公有制经济已经不再占有主导地位,除了国资委所控制的
日益减少的大型国有企业外, 许多地方ZF已几乎将地方上的国有企业消除殆尽了。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高等院校里占据主导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但
是一门学科的主导地位与其内在的科学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象在中世纪,神学
的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神学是科学。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西方经济学还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肆虐我国的大学课
堂,因此,进一步批判西方经济学也就还有一定的必要。因此,在薛宇峰同志的邀
请下,笔者同意就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微观经济学(第 17版) 》写一部批
判性的书稿。
萨缪尔森等的这部《微观经济学》与笔者曾经系统地批判过的瓦里安和平新乔
的微观经济学著作相比,明显地减少了大量的数学公式。自然地,笔者的批判也要
适应这一变化,因此,本书中的数学公式也明显地少于《微观经济学批判》一书。
从而,这两本书有着不同的风格,在内容上也存在不少的差别。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98页脚注)中指出, “在这里,我断然指出,我所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是指从威·配第以来的一切这样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相反,研究了
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而庸俗经济学却只是在表面的联系内兜圈子,它为
了对可以说是最粗浅的现象作出似是而非的解释,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的日常需要,
一再反复咀嚼科学的经济学早就提供的材料。在其他方面,庸俗经济学则只限于把
资产阶级生产当事人关于他们自己的最美好世界的陈腐而自负的看法加以系统化,
赋以学究气味,并且宣布为永恒的真理。 ”而读者也会在本书中看到萨缪尔森等是如
何一再重复庸俗经济学的做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