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42 3
2011-12-22
中国金融不是“四大银行”的人质 利率一旦完全市场化,将可能出现存款大战,四大银行的存款份额会被蚕食。

人们通常所说的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放开,从而银行自己来做主。实际上,中国金融市场仍然在管制之中,银行并没有权限在央行设定的存款基准利率基础上提高利率。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大阻力,就是四大银行。据媒体报道,“此前,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对工、农、中、建四大行测算,结果显示,如果利率市场化完全实现,四大行整体的利息净收入可能会比2010年下降近一半。”央行某厅局级官员在上海一个内部讨论会上透露,“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银行,他们就和我们说,利率千万不能放开,放开我们就会受不了。”
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四大银行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利率一旦完全市场化,将可能出现存款大战,四大银行的存款份额会被蚕食。当然,如果利率不能市场化,银行之间就不能通过利率方式来竞争,从而转化到送大米、送花生油等方面的暗战。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到,“利率市场化的主要障碍确实在国有商业银行。”据媒体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是在管制利率的情况下,负利率也是很难维系的,扭曲的利率价格一方面通过理财产品进行修正,另一方面通过地下金融特别是高利贷来纠正。”
本来,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完全应该让市场来决定。可是一直以来,这个资金的价格却在ZF管制之下。由于利率不能市场化,这个利率并不能真实反映了市场对资金需求的情况。如果人为压低贷款利率,那么同时也给银行信贷人员寻租的机会。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对四大银行是不利,所以就一直阻挠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在某论坛上说一句话,“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汇丰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说到,“中国国内银行的净息差普遍在250到300个基点(2.5%-3%),构成了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存款利率可能会提高,贷款利率可能会下降,这触动了银行的核心利益。”
中国金融的改革,就应该尽快推行利率市场化,打破四大银行的垄断。因此,不能让国有银行绑架了ZF,从而造成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迟迟不能出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2 13:04:06
说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2 13:28:07
汇率可以市场化,但利率不能,利率应该由该国央行制定,而国内所有商业银行依照执行。如果利率因市场竞争原因出现市场化,那整个金融体系就会崩溃。一切的金融制度、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失效,所以实施利率市场化是不合逻辑的,西方国家也是参照央行制定的利率执行的。即便利率尤其是利差扩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权威性也不可动摇,因为主要的存款比如社保、养老、医疗等等保障性存款是银行的重点,所以肯定不会到外资银行,而外资银行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金融服务水平以及产品的多样性上,而这些对于以存款为主的国内现状而言并不具备绝对吸引人,老百姓还是会以稳为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4 23:27:52
利率的完全放开,银行间的竞争,可能导致贷款不良发生的可能性增大,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必将受到威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