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491 6
2011-12-22
看到一位仁兄的帖子,讨论煎饼的价格问题,详见: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96585-1-1.html
在讨论这类问题之前,先从两个观察的结论入手,比较不同区域:非耐用品(尤其是饮食消费)的价格相对差异较大、绝对差异较小,而耐用品价格差异相对较小、但绝对值较大。
我们仍以煎饼为例,事实上同样的鸡蛋煎饼价格在不同区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一个事实需要注意,这类的生意基本在人口集中地区(学校以及附近、上班集中的地方),然而这个价格是有差异的,而且相对值比较大从2-5元的差异是存在的。还有类似的例子,如衣物、鞋子等,这里不引进品牌效应。仍以生活中的一事例为证(类似的观察很多):有一个鞋子,老板卖给一个人60元成交,起始讨价还价是在150,整个过程我是看到的,碰巧,我也很喜欢那个款式的鞋子,当然老板不会再跟我要150,老板说:“这个跟那个一样,也给你60吧,那个人刚走”我最后以20元成交,具体过程略。有兴趣的可以进一步讨论。
下面再看一下大件物品的差价绝对值较大的缘故,比如手机、汽车等各类耐用品。这个不仅仅是地域,而且时间相差不多,可能差价就很大,就不详细分析。记得一个老师,新车开了不到一个星期,整体价格就下降了一万元。
以上主要是根据物品的耐用程度相关,不考虑市场的风险冲击;若排除以上分析的各因素,无论是任何物品,其价格决定皆取决于:物品的初始成本和流通成本。
有兴趣的可以做实证分析和进一步的讨论,更欢迎一起合作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2 16:56:16
有不同意见的,欢迎批评讨论哦,先表示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2 19:33:31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3 11:42:22
那鞋子的价格,在你看来,超出20元就不买了,但卖家的底线肯定≯20元,比如进价是10元,他当然会接受你的20元/双的要求了。如果你要10元,你就拿不走了。你前面的那位出60元,说明他认可的这双鞋子值60元。各人有各自的价值判断。
价格就是交换比,20元/双的量纲是元:双,也就是20元(货币):1双鞋子。
在交易达成之前的讨价还价过程中,每一方对于按多大比例成交(成交价)都有一个底线,超出这个底线就会拒绝成交,双方的诉求统一在一个计量坐标上就是一方是少于多少不卖,一方是多于多少不买,如果这两个半闭区间有重合区,最后成交价在这个重合区域之内。
谁先亮出底线,谁吃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3 21:13:17
张建平 发表于 2011-12-23 11:42
那鞋子的价格,在你看来,超出20元就不买了,但卖家的底线肯定≯20元,比如进价是10元,他当然会接受你的20 ...
是这个道理,背后还有搜寻成本、讨价还价成本等,本质上是均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5 17:48:00
感谢这位朋友另开一贴给大家开思路:

我起初的想法是:

首先这个煎饼相对来说是价格弹性很小的东东,替代品比较多;

这个价格主要是有成本决定的,价格略有偏差则包含了需求的不同;

另外,需求大小*每件的利润又基本构成了卖家的生活成本等;

用楼主的观点,我想主要还是在初始成本吧,毕竟一般都是个体经营户,直销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