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文化总论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记者:在中国大唐盛世年间,有一位名叫唐玄奘使者,他用17年时间完成了“西天取经”;在中国大明盛世年间,有一位名叫郑和使者,他用28年时间完成了“七下西洋”,在当代中国和谐盛世年间又有一位名叫田治华使者,您用41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及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万里行”。请问中华历史三大文化壮举的文化特征和各自历史作用是什么呢?中华文化三大盛事的共同特点又是什么呢?
田治华:中国大唐盛世年间发生的唐玄奘17年(公元629年——645年)“西天取经”是中华文化与西域文化的大融合,它使中华儒道文化升华为儒释道东方文化之圣,使中国历史出现了“大唐盛世”的发展之壮观。约760年后,中国大明盛世年间发生的28年(公元1405年——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则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它使中华文化融入到世界文化之中,促使世界历史出现了“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工业化革命”的发展之壮观。约580年后,中国和谐盛世年间发生的41年(1970年——2011年)“中国及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万里行”,它继承了科学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精髓;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了以“生命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新世界文化。正是这样的新世界文化,它可以结束旧世界文化所导致的个人财富争斗、家庭财富争斗、企业财富争斗、行业财富争斗、社会财富争斗、国家财富争斗、区域财富争斗、人类财富争斗及世界财富争斗,使旧世界文化所产生的大刀、枪支、火炮、军舰、战机、飞弹及原子弹将成为历史文物,使热衷于战争与恐怖的旧人类、永无和平与幸福的旧世界、两极分化与贫困的旧社会、经济危机与衰退的旧经济即将成为历史大片,伟大的新人类必将迎来生命创造力与财富增长力低碳化大释放的宇宙春天,由此形成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之和谐壮观。
中华历史三大文化壮举的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华三次文化发展“万里行”的不同历史价值和作用。
“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和“中国及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万里行”是中华文化发展史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三大鼎盛时期产生的三次历史性文化大飞跃事件。其中,中国大唐盛世年间发生的“西天取经”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从奴隶文化时代和封建文化时代初期向封建文化时代鼎盛期发展;中国大明盛世年间发生的“郑和下西洋”是推动人类经济社会从封建文化时代鼎盛期向资本文化时代初期发展;目前中国和谐盛世年间发生的“中国及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万里行”是引领人类从不可持续发展资本时代衰亡期向可持续发展生命时代转道质变腾飞。
中华三大文化盛事的共同特点可以用五味“酸”、“咸”、“苦”、“辣”、“甜”来形容概括。所谓“酸”,我们三者都是天降大任,是自觉、自悟、自愿选择了被当时世俗偏见称之为“不修正业”、“傻子”和“疯了”的文化大课题。所谓“咸”,我们三者在各自时代“万里行”中遭到了无数“白眼”、“嘲弄”和“讥讽”。所谓“苦”,我们三者都不是为了个人发家致富、升官发财和光宗耀祖,而是为了传播文化、拯救灵魂、创新文明和弘扬生命价值,甘愿吃尽天下苦。所谓“辣”,我们三者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万里行”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事业磨砺和生死考验。所谓“甜”,我们三者的文化壮举都得到了所处时代中国盛世明君的亲手批语和指引方向,得到了各界慈善众生的呵护,使我们完成了文化创新伟大使命!
当我们采访到这里时深切顿悟,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追逐在文化创新的万里行征程上,特别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还做出了文化创新重大决定,旨在实现中国继续对人类做出更多的新贡献。今天,中华民族这一美好夙愿终于被田治华先生41年、15000天、100多万公里的“中国及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调研万里行”所创立的100万言《新世界文化总论》走向世界所实现!这一彪炳千秋的《新世界文化总论》巨大成果将再一次向世界表明,具有八千年历史文化传承的中华民族崛起将是世界人民的幸福和骄傲,中国人民在胡锦涛总书记领导下构建“和谐社会”与倡导人类共筑“和谐世界”的宏伟目标,就是科学解决当今阻止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且迫在眉睫的危机与衰退问题,创立天地人互敬互爱、互包互容、互利互赢的“和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