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教学设计 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 n )。
3 、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实验、录像或图片等,能简单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
理现象的主要特征,从而对力形成初步的认识。
2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感受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讲解日常生活中应用力学知识的实例,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
识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旱冰鞋、拉力器、气球、磁铁、铁块、铁锯条、
铁钉等。
(一) 引入新课
指出“力”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用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含
义.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有确切的物理含义。
1
(二)新课教学
1 .力的概念的教学
用投影仪打出:人推车、拖拉机拉拖车、人提物体、手提箱子、
手压弹簧的幻灯片。请同学们归纳一下,这四个图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总结:人推车,人对车施加了力, ...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