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545 17
2011-12-24
改变户籍制度,为什么主流媒体不讨论? 答

因为主张改变户籍制度的官员理亏心虚,他们知道,不正确的决策只有在舆论专制下才便于推行.当他们推行某一明显不正确的决策办法和措施时,往往会称"这是试行",实际就是违背民意强行推行.

他们对正确的意见置若罔闻的同时,在非主流媒体网络论坛上大量重复似是而非的观点,这些是而非的观点虽然早已被驳倒,却每过一段时间便抛出,与公众舆论周旋,拉锯,实行对舆论监督的抵制和干扰,给人们制造"说不清楚"的理论错觉.用这样的办法来兜售其谬论和误导舆论.

改变户籍制度是这样,给企业所谓的"自主权"和如今给校长推荐学生上名校权,都是这样,不容主流媒体不同意见先进行讨论.

国外校长和名人有推荐学生上名校的权力,有民主质询制度相配套,进行严格的监督.没有民主质询制度相配套进行严格的监督,这种所谓的"自主权"和给校长推荐学生上名校权,是旧的特权问题没有解决,又增加了新的特权问题和腐败产生的条件、土壤和机会.2009-12-2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4 09:37:00
回应<<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户籍制度该怎么改?>>

===========================

越来越不受欢迎的户籍制度该怎么改? 参与讨论 推荐
作者:北峰 于 2010-03-08 07:21:39.0 发表

==================================

越来越不受欢迎的、也说不出什么道理的、没有质询制问责学校校长 、医院院长、国企官员(可以利用聘用权谋私)的家长制管理方式有说一不二的权力怎么不改?

改革本应该针对生产关系领域某些不完善,权利不平等的管理制度进行,不见主流媒体讨论户籍制度以及其它制度优与劣,理论思维被边缘化,这就让"非主流媒体"一些人凭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认识的言论充斥舆论,误导舆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4 09:43:29
改革了就没灰色交易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4 09:58:10
理论界,学术争鸣的活水从那里来?

[取消"院士"(学部委员)名称的设想和理由]

ZF或ZF部门制定某一决策,措施,办法前,主要应征求学术界专家学者的意见.当然,专家学者众多,不可能众口一词,会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看法和意见.问题是,究竟那一种观点、看法和意见正确可以采纳.判断那一种观点、看法和意见正确,不应运用行政权力在主流媒体上呵护某种观点、看法和意见,排挤另一种观点、看法和意见。

专家学者众多,不可能众口一词,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实属正常,众口一词倒不正常。在主流媒体学术刊物上,就有关问题没有各专家学者不同观点、看法和意见参加讨论,只有非主流媒体网络论坛上让民众谈论ZF和ZF部门政策如何,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教育改革问题),并寄予厚忘,以此作为决策的根据,是不是过于草率?

理论学术界有那么多的拿着高薪又领取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特别津贴的人物,当ZF和ZF部门征求意见时,他们除了众口一词迎合官方意图外,就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不见学术讨论会进行讨论和学术争鸣.这种状况还会有专家学者客观公正的评议?还会有学术?这里,一样表现为"拿了人家心软,吃了人家嘴软"的平庸和低俗.

为了专家学者(严格地说,他们是某学科的教授或教师,称其为教授或教师既可)有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少一些或没有那种一味奉迎官方的低俗学风,不妨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封建社会士大夫精神.还是应该取消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称号,学术领域没有权威垄断,可以让正确的观点,主张和意见在平等讨论的环境中形成。

某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在他学业内掌握的知识会很多,但在社会科学方面对问题的正确认识还需要有正确的立场,立场不正确就不会有正确的观点,主张和意见。即使在某个时期有正确的观点,主张和意见,也不可能一贯正确。然而,象征着名与利的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称号被一些学者获得,很可能成为他们的精神包袱。

这些人因为有了"院士"(学部委员)的光环,就容不得不同意见,表现出“我是院士(学部委员),我的认识一定正确”的专制学风,影响学术讨论平等权利和自由气氛,阻碍着学术正常发展。

"院士"(学部委员)光环下的专制学风,影响学术讨论平等权利和自由气氛,正常的学术研讨无法进行,尤其是社会科学,有关ZF制定的政策,措施,办法,众多的院士(学部委员)都无异议,事先本不召集研讨会,即使召集研讨会也是众口一词,召集方或许自己也感到无趣。有关重要的法律和ZF重要的决策, 如今,事先或事后召开研讨会鲜有所闻。

学术界有权威垄断,问题无讨论,不构成对ZF和ZF部门决策事先或事后的监督。网络论坛网民的舆论监督往往是众说纷纭,这就给主观主义决策者有任意选择符合他们自己愿望的观点、主张和意见进行主观主义决策提供了条件,与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愿望不相一致,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相一致. 结果是,矛盾和问题如果没有会产生,矛盾和问题如果少会增多。

鉴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应取消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称号,不应用名与利来激励奖励学者为名与利而治学,如果社会科学领域里的专家学者为个人的名与利治学,科学、客观、公正的学风和文风荡然无存,充其量他们是带着光环拿着特殊津贴的高级乞讨者,而不是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进步而治学的思想者。

就有关问题,当公众需要他们解疑释惑,总是不见他们的踪影,看见,他们是滥竽充数,没有真才实学。如果因为没有奖励、没有授予荣誉,他们就出不了社会科学“成果”,这样的“成果”没有也罢。广大人民和广大人民的思想代表者教师和教授,他们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学术争鸣生机央然的活水和永不枯竭的源泉.

思想解放和学术争鸣也是生产力,因为,思想解放和学术争鸣可以辨别是非,可以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可以选择正确的决策、措施和办法。辨别是非,认识真理和掌握真理,选择正确的决策、措施和办法来解决问题,就能实现生产力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就能实现以人为本社会和谐,就能实现全体人民期待已久的民主与法治。2010.3.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00:37:35
驳《成都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的典型意义》
------------------
成都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的典型意义  
作者: 子晋山右 于 2010-11-18 11:17:10

“成都此次户籍制度改革的一条重要思路,就是解决城乡公平问题。改革的目标是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彻底消除隐藏在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秦代红说。
=========================================
驳《成都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的典型意义》

"就是解决城乡公平问题------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
该文章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存在“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其实,城乡二元结构不等于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如果说存在城乡“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不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而是ZF政策对城乡索取或付出不均衡造成。
城乡二元结构本没有明确的划分,在广大农村也有许多乡镇,在乡镇居住的人相当于城市居民。他们或就业,或待业,有的自谋职业。所说的“城乡二元结构”无非就是农村户口于城市户口的不同。农村户口于城市户口的编制是为了便于管理,在农村,给在册的人分得土地,种地的农民到收获时上缴一定的公粮,仅此而已。
为什么种地的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较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还是因为以往ZF对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服务和公共设施投入少,对农民索取多的原因造成,而不是“城乡二元结构”制度造成。多年前我就有文章讲到农村的根本问题是权力不受民主监督的问题。《腐败危及乡镇政权》一文内容有:
“ 无论是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时期,有的地方一些农村干部吃公家的和吃集体的从没有间断过。
村干部在村里吃喝,由集体经济报帐,这种吃喝称“碰头会”,兼有开会性质。这种“碰头会”一个月多少次,不详。有的地方,一些公社干部,现称乡干部,在乡机关用膳,一般不用化个人的钱,而且膳食还很丰富。
“地方干部实行工资制,却又享受部队供给制吃饭不化个人钱的待遇,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养成了一些干部公款吃喝的不良习惯,并且传染开来,延续至今,代代相传家。
物质享用上公私不分,产生“不吃白不吃”的思想,还会养成“不拿白不拿”的习惯,造成乡镇经济一边积累着,一边又被一些乡镇干部借用、挪用。
“当被挥霍的资金(包括用于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多于积累资金时,该乡镇也就成了贫困乡镇、负债乡镇。长此以往,这样的乡镇债台高筑,使得一些人怀疑乡镇政权设置是否合理,以至一些地方把乡镇政权合理的编制也加以撤消。以此作为“政绩”,获得奖励。乡镇政权面临被瓦解的境地。
“在农村,由于干部得不到各代表大会代表的监督,长期以来存在二大问题。一是公款吃喝问题。二是凭裙带关系,不当录用公务员,造成机关臃肿问题。解决这二大问题,还是靠要民主监督,靠廉政建设。
《高举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开创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建立和实施代表会质询制,是解决诸多问题的万能钥匙)一文也讲到:“有网民称‘城乡二元制,是歧视盘剥中国农民的祸首,应当及时取缔!’这种对城乡二元制的责难不符合实际,是张冠李戴。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不受代表会议质询监督的城乡各地方管理特权和各单位管理特权是不同程度盘剥中国工农的条件?”
长期以来,一些人对城乡二元制的责难在网络论坛上时常出现,一旦予以驳斥,便理屈词穷,没有下文。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又老调重弹,有的改头换面兜售谬论,以其充足的时间误导公众,一次次为少数人与民争利制造舆论声势。
这里,重复这句话:无论什么制度、办法、措施,没有民主问责制和质询问制监督管理权,这样制度、办法、措施总是为少数人服务,由此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制造着社会矛盾。为少数人服务的结果是社会不和谐。因此,可以说一切为少数人服务的计谋策划者,都是目光浅短的近视眼,为少数人服务的计谋不断产生了新的富裕者群体,同时也不断制造了新的贫困群体,不利于国家和民族发展,根本上也不利于少数人的长远利益。2010-11-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1-17 01:11:2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