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改革对于服务业的影响
一、 增值税最近改革的相关内容
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开展深化增值税制改革试点,自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试点,条件成熟可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
本次改革试点主要内容:
Ø 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研发和技术服务、文化创意、物流辅助和鉴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
Ø 试点纳税人原享受的技术转让等营业税减免税政策,调整为增值税免税或即征即退;现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向试点纳税人购买服务,可抵扣进项税额;试点纳税人原适用的营业税差额征税政策,试点期间可以延续。
Ø 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改征增值税后仍归属试点地区。
二、 对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简要介绍
1、营业税是对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
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属于流转税制中的一个主要税种。
营业税的特点:征税范围广、税源普遍;以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计算方法
简便;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
2、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
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承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是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价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国也采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
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者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款,其差额就是增值税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增值税的特点:实行价外税;划分纳税人;简化征收税率的一般纳税人
按照我国目前现行税制的划分,增值税主要适用于第三产业,其中制造业为主;而营业税则主要适用于第三产业,服务业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征税范围规定增值税征税的范围一般包括,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提供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也包括一些具体规定的特殊项目和特殊行为。营业税包括提供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三大类,包括九类税目,即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对兼营和混合销售的征税方法是:单独核算的分别纳税,未单独核算的从高征税”[1]
三、改革可能产生的影响
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能够有效的减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税负负担,对于服务业的发展必将有巨大的助推作用。
(一)有利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的渗透发展
“营业税转增值税,如果允许把购入生产性资料费用纳入增值税征税的范围,同时对生产性企业购买诸如专业技术等其他服务投入也允许抵扣,将巨大的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激励相关企业把生产服务项目从生产企业中分离出去,与此同时也能够决增值税抵扣链条断裂的问题。”[2],整个的循环,将促进第二产业部门的相关行业进入服务业,推动两者的渗透发展。
由于制造产业的发展,内部的分工分化更加的严重,产生了很多服务性外包业务的需要。比如物流、售后服务、会计、税务等等原来内置于企业内部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外部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在不断的推动着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在本次增值税改革之前,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并存的,导致增值税抵扣链条中断,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入生产性服务企业甲与其母公司生产性企业乙按照统一法人运行,在未改革之前,如果由于专业化得发展,甲企业独立出来,那么其为母公司乙的服务将被征收营业税,同时其购进的设备将会被征收增值税,同时这些费用将得不到抵消。如果生产性服务企业甲不从其母公司生产性企业乙中独立出来。那么其为乙公司的服务就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同时其购进的生产资料也可以作为母公司的采购设备,进行增值税的抵扣。
这将大大的减少生产性专门服务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由于这样的做法对于生产性服务行业具有重大利好,也将进一步推动更多的生产性企业和行业独立出来,进而促进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从来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也为双方的融合发展带来很多的便利。
(二)能够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得发展。
“1994年的增值税改革很好地解决了产品的重复征税和出口退税的问题,有力的促进了制造业市场化专业分工协作,对我国成为制造制造业大国和出口大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分工也呈现精细倾向,比如物流业,包括运输、仓储、货代、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业务,通常需要多个企业协作才能完成。”[3]
其实我们目前的做法比较类似于当时的做法。特点就是对于营业税,按照营业额全部征税,有多少就征多少,那么如此下来就会自然而然出现重复征税的情况。比如某项工业企业的服务或者维修需要几家服务企业完成,那么从头到尾就一直在征收营业税,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伤害巨大。同时,如果某个企业将所有的程序包含在自己的公司里面,自然就会免去相关的营业税,同时还可以抵扣增值税,这样的话就会节省很大一笔税收开支。但是同样的对于专业化企业,很多服务链条的外包必将大大增加营业税的缴纳,同时减少增值税的抵扣,税收负担将会大大加重。
于是,增值税改营业税就能够将相同行业或者一条流水线上的不同企业抵扣相应的增值税,减少流通环节的营业税。这样的处理,会使得处在同一产业链的相关企业税负减少,能够更多的鼓励相关企业独立出去,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而分工的进行将会大大的增进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服务业专业化得发展。
(三)能够提高服务企业的盈利能力
由于税负减少,在同等收入条件下,营业税改增值税将直接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空间。当企业利润相对较高,也就是经济形势较好的时候,少量的税收对于企业的影响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如果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同时固定投资巨大的话,那么企业就会从中有比较大的受益空间。“增值税转型作为强大的政策推动力, 一方面能够直接减少企业的增值税支出,直接增加盈利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税转型会降低新增固定资产每期提取的折旧额以及企业管理费用,虽然造成企业所得税有所增加,但企业净收益和税后收益率明显提高,对企业经营收益影响也是重大、直接和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收益能产生如此明显影响是非常难得的。”[4]由此本次的增值税改革将能够推动服务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于相关企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张国强. 论增值税和营业税两税合一的可行途径[J]. 中小企业管理和科技(上旬刊),2011,(06).
[2]晏争鸣,龚志坚. 浅议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设计. 网络财富[J], 2010,(11)
[3] 魏陆. 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研究. 经济问题探讨[J], 2011, (7).
[4] 、罗明华. 我国服务业税负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 2010-1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