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发展经济学
1530 5
2011-12-26
12月6日出版的日本《经济学人》周刊问道,中国会重蹈“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覆辙吗?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很可能正面临日本在1970年前后的局面。  上个世纪70年代,一直作为日本高速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进程即将落幕,日本面临“刘易斯拐点”(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在城市工商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经济会高速增长,而这种转移一旦完成,高速增长便终止)。然而,当时的日本,许多人笃信9%的潜在增长率会永远持续。因此,增长率一跌到8%以下,政府就认为是经济减速,试图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和扩大财政支出来维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做法导致房产泡沫和劳动力供给瓶颈的产生,导致工资上涨,加剧内因引发的通胀。
  作者认为,中国要尽早让经济增长冷却至8%以下。但很多人有不同观点,认为一旦经济增长率回落至8%以下,就业会恶化,将产生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政府要尽早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以避免这些现象。
  美国《纽约时报》却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美国财政部前顾问史蒂文·拉特纳12月2日撰文说,中国会跌倒吗?想都别想。
  拉特纳最近访问中国后,乐观地认为,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这个国家生机勃勃,不断取得成功,在经济上满怀雄心壮志和可以理解的自信。”中国经济成功与自由企业制度非同寻常的结合,应会继续奏效,因为它有能力保证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让似乎更关心经济发展而非民主的民众感到满意。理由如下:
  中国大规模的投资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6%,而美国仅为12%;中国的核心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中国政府在资本分配方面可以说比美国政府做得好;中国的家庭不愿负债(有四分之一的住宅是现金购买的),导致其储蓄率为其收入的近40%,而美国人的储蓄率不到5%;中国的重商主义带来了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从太阳能电池板到玩具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竞争优势……
  他的结论是,虽然中国并不缺乏挑战,在但是它的成功会继续下去。
  在科技领域,《纽约时报》也看好中国,它对中国力争高科技主导地位进行了报道。报道说, 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数量已经是美国的近两倍,中国在IPv6的建设上的速度要比其他国家更快。
  如果说互联网的未来已经在中国,那么电脑运算的未来是不是也在中国?美国的许多专家说,很可能是这样。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中国已经是全球电脑和其他消费电器的主要制造国。现在,这些专家说,中国繁荣的经济和日益发展的技术基础,可能会使它在下一代计算机上处于领先地位。
  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所长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说,不要在意中国可能没有史蒂夫·乔布斯,“还有另外一种创新,那就是美国不擅长的不断改进,而中国更擅长。”
  《纽约时报》也看到,中国在力争科技主导地位方面不是没有障碍。10年来中国远没有实现建立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工业的目标,它所组装的产品的绝大部分微芯片仍依赖进口,最好的微芯片厂比起美国的英特尔等世界先进的芯片厂的水准,仍落后两到三代。
  该报认为,中国的最大弱点可能就是政府管得太多,此外,中国的创新可能还会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不力的限制。这可谓一语中的。(王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26 08:08:36
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很可能正濒临日本在1970年前后碰到的局面。

  1970年左右,一直作为日本高速经济增长第一大引擎的劳动力从农村转移至城市的进程即将落幕。也就是说,日本已来到“刘易斯拐点”,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在城市工商业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程中,经济会高速增长,而这种转移一旦完成,高速增长便终止。

  然而,在当时的日本,许多人笃信9%的潜在增长率会永远持续。因此,增长率一跌到8%以下,ZF就认为是经济减速,试图通过放宽货币政策和扩大财政支出维持高速增长。潜在增长率明明已开始回落,下滑至5%以下,但只要ZF维持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增长率便可暂且超过潜在增长率。可是,这种做法产生房产泡沫和劳动力供给瓶颈,导致工资上涨,加剧内因引发的通胀。

  事实上,1970年至1975年,日本产生了一种被称作全国性房产投机和物价错乱的通胀现象,经济增长率剧烈波动。当然,全国性房价上涨受到田中角荣首相1972年启动的“列岛改造计划”影响,而物价错乱的直接起因则是1973年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但笔者认为,ZF没有意识到潜在增长率回落,一味通过扩张性货币财政政策来维持不可持续的高速增长的做法,加剧了上述两种现象。

  回过头来,中国可以吸取日本的失败教训吗?一般认为,沿海地区工资大幅上涨的现象说明,中国已经过“刘易斯拐点”。但也有人认为,沿海地区工人出现短缺的原因之一是内陆地区启动工业化,抑制了劳动力转移,而内陆经济启动本身也是种劳动力向增长部门转移的过程,因此中国仍可以维持潜在增长率。

  假如笔者的观点成立,那中国就一定要尽早让经济增长冷却至8%以下。但很多人认为,一旦经济增长率回落至8%以下,就业会恶化,会产生严重的经济问题,因此ZF要尽早出台经济刺激政策以避免这些现象。假如中国为避免经济回落至8%以下,重拾经济刺激政策,恐重蹈1970年至1975年日本的覆辙,且目前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备受期待。

  ———作者:河野龙太郎,摘自日本《经济学人》周刊12月6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6 09:05:37
不知道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6 09:07:04
看历史就知道了,哪有一直高速成长的?减速是必然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6 09:31:12
时时刻刻保持监督才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26 09:40:27
这个已经无需讨论了,因为几乎已成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