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跨学科讨论区 哲学与心理学版
1538 2
2011-12-30

2751.关于温度极限的思考

2011.12.30

绝对零度(absolute zero)热力学的最低温度,但此为仅存于理论的下限值。其热力学温标写成K,等于摄氏温标零下273.15度(-273.15℃)。

  绝对零度,是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绝对零度下,原子和分子拥有量子理论允许的最小能量。绝对零度就是开尔文温度标(简称开氏温度标,记为K)定义的零点;0K等于—273.15℃,而开氏温度标的一个单位与摄氏1度的大小是一样的。

物质的温度取决于其内原子分子粒子动能。根据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粒子动能越高,物质温度就越高。理论上,若粒子动能低到量子力学的最低点时,物质即达到绝对零度,不能再低。然而,绝对零度永远无法达到,只可无限逼近。因为任何空间必然存有能量热量,也不断进行相互转换而不消失。所以绝对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该空间自始即无任何能量热量。在此一空间,所有物质完全没有粒子振动,其总体积并且为零。

既然有最低温度,那么有没有最高温度呢?我没有从书中看到,却看到许多关于恒星核心区域的温度高达数百万度的介绍,依据是什么呢?

我认为恒星核心区域的温度可能趋于绝对零度,因为高压可以制约分子的运动,而高端物质的相变如果是吸热反应的话,可能使恒星核心区域的温度趋于绝对零度。

我赞成不同化学元素的核裂变、核聚变可能产生和需要不同的温度,但一定有一个极限,只是我们还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这些极限。

使化学元素离子化的温度,可能是不同化学元素的运动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此时物质已经失去核外电子的束缚和连接,完全原子化(高度气化),通过试验应该可以逐一掌握它们,只是我们了解的化学元素和拥有的技术手段可能还非常有限,未必能够全部实现。

宇宙射线引发的地球大气边缘的核聚变达到的温度并不是很高,据说数千度而已,但是厚度很大,几乎是地球大气层理论厚度的百分之九十(按一千公里计算,向阳一面80公里以上为热层),因为是在类似真空环境中的原子和分子级别的核聚变,释放的温度也应该是相对均匀、可信的。而许多高端化学元素的核聚变据说是吸热反应,只能降低,而不是提高环境温度。所以,我质疑动辄数万、数十万、数百万度高温的说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30 19:02:22
有见地!
也许 你就是未来的大...物...理...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2-30 19:25:14
无解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