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宏观经济学中,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买入证券,发行货币。
那么问题在于:当中央银行收回国库券后,是否可以销毁?以什么样的程序才能销毁?
谢谢。


货币当局从公众那里购入的“国库券”属于货币当局的“对政府债权”——注意“国库券”是财政当局发行的,而不是货币当局发行的,它属于货币当局的资产项目;货币属于货币当局的负债项目。
货币当局购买国库券投放货币,则其资产与负债同时等量增加。这一过程旨在改变公众的流动性。
你愿意把债权凭证销毁吗?万一真地“销毁”了,将来货币当局想回笼货币怎么办?——当然,这些其实都是“不是问题”的问题,这里本没有“销毁”这一问题。
关键点:不要把货币当局与财政当局弄混,不要把货币当局买卖政府债券与财政当局发行政府债券弄混。(虽然,货币当局与财政当局都属于“政府”范畴——本质上也可算“一家人”,但有责任的政府不会让两者“串谋”,它们各司其职,否则通货膨胀不可避免)

这可能是你的关于国库券如何最终处理的想象吧。有具体的依据吗?
比如,我国的央行是不是从建国到现在的国库券都保存完好?没有销毁过?
有多少高能货币就一定会对应多少国库券?我觉得不可能。
因为国库券一旦由央行收回,我不知道会不会无偿交给财政部,还是由央行一直保存。而且,在当今货币脱离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的条件下,国库券根本就不是什么真正的资产。只是会计意义上的资产。而会计票据在若干年限后是可以销毁的。
因此我想问的是,央行会不会销毁国库券,以什么样的程序才可以销毁。

只有当你愿意销毁你手里的货币(即使你愿意,这也是违法行为),你再来提这个问题。

有谁这么说了吗?
国库券,只是“对政府债权”的一部分。
货币当局发行货币的方式也未必只是购买“对本国政府债权”;“外汇储备”笼统地说,可以算“对外国政府债权”;此外,贵金属可以充当类似的东西。
你愿意的话,去人行网站看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这样说,你手中的纸币,哪怕是美元,算不算“真正的资产”?
看来你还不清楚“信用货币”的意义与原理,以及流动性控制。

请搜索《财政部关于重新下发“财政部门销毁国债券(凭证)实施办法”的通知》。
无论如何,请明白,国库券是财政当局发行的,不是货币当局的。


但问题是:当国库券兑付后,国家的货币存量(高能货币)并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发行国库券是从私人部门获得了货币,而兑付国库券,就会减少私人部门的货币。
那么,私人部门的货币是怎样增加的?


但问题是:当国库券兑付后,国家的货币存量(高能货币)并不会发生变化,因为发行国库券是从私人部门获得了货币,而兑付国库券,就会减少私人部门的货币。
那么,私人部门的货币是怎样增加的?
这里卷入了两个问题。国库券的发行与兑付,虽然可能通过商业银行实现,但本质上与企业债券的发行与兑付没有区别,就是财政当局向公众借款还款——这相当于流动性从私人部门手中转移到财政当局手中(或者相反),社会总的(或者公众的)流动性可能不变。但如果货币当局在公开市场上参与政府债券买卖,则不同了,流动性从公众(包括财政当局与私人部门)手中转移到货币当局手中(或者相反)——这相当于货币的投放与回笼。货币当局的流动性操作会改变公众的流动性。
国库券只是对政府债权一种,货币当局对政府(财政当局)债权增加,则相当于投放货币(公众流动性增加),而私人部门对政府(财政当局)债权增加,则公众流动性可能不变。
即使财政当局不向私人部门发行国库券,货币当局发行货币的方式仍然可能是增加政府债权。外汇储备相当于“对外国政府债权”。

计划经济时代,信贷原理完全不同。货币当局相当于另一种财政部门。财政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银行信贷只是对于财政起补充和配合作用。详细的可能要问一下老一辈经济学家了。



偶猜下
如果财政发行债务,有央行购买,央行有权利造货币,着时候,央行由于各种原因赤字了,财政发行债券为其补亏空,债券再次有央行购买,多了笔卖入财政新债务的央行资产,同时有笔因此新发的货币,但因为债券是资产,则,资产与债务平衡了,同时,财政从央行得到的前进入央行的相关帐户,以前的债务平掉了,这样,既无老债,新的也平衡,这样的关系是否可能真实存在?

我的猜测是:央行可以根据财政部的指令来发行货币。而这种发行货币可以是两种情况:
1、财政部亏空赤字的补偿。当财政发生困难,而税收又不可轻易改变时,那么财政部就有可能要求央行发行货币,为自己的亏空增发货币。这时,可能财政部只需要会计意义上的给予央行指令,作帐就可以了。即用财政部的白条来换取央行的货币。
2、根据国民生产的发展需要,为了保持货币稳定,而增发货币。这不需要用国库券来购买。比如给公务员加工资(当然,这也可以从税收中来,但如果税收的本身就不足,再加上赤字,那么就有可能动用央行的货币发行权)。或者专项资金的货币发行。比如投入到三峡工程的专项资金。(当然,也可以通过国库券的方式,但如果想不陷入通货紧缩,还是要发行货币)。

白条好像是再90年代中期被禁止的
专项资金是什么偶不太知道,象是白条的变身,如果国家发展银行的资金属于专项资金,国家政策银行相当于央行的分部门;以前存在过的zhuanxiangzijin,现在是否还存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4 12:03:19编辑过]


其实,我读到张一弛先生的书的时候,上面说,为了弥补赤字,(封闭经济)财政部主要有三种手段:增加税收;债券融资;货币融资。
第一种容易明白,关键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区别是什么?不太清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