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23 0
2012-01-04

白益民:日本财团在东亚石油天然气产业中的利益格局

文章来源:【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所】http://www.baiyimin.com/  

出处:《经济》

  作者:白益民,作者系著名产业经济学家 社科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 著有《三井帝国在行动》、瞄准日本财团》等  

《瞄准日本财团》电子版下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7b7290100kgn8.html

       2007年4月12日,日本三井财团的三井化学株式会社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签署了关于液化天然气贸易的合作协议。与此同时,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与中石油签署了一份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海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在前一天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指出,就处理东海问题中日双方将按照互惠原则,加快磋商进程,在双方都能接受的较大海域进行共同开发,争取今年秋天形成东海油气共同开发方案。

       第二天(4月13日),三井财团的三井物产(综合商社)发言人表示,该公司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签署了一笔有关液化天然气(LNG)现货贸易的交易。交易签署之际适逢中国总理温家宝对日本进行为期三天的访问。在此期间,两国签署了大量有关能源的协议。这份协议有助于中国的天然气产业租用日方设施,解决中方储存天然气的球形罐不足问题,三井物产公司也将得到一笔额外收入。

       诱人的蛋糕

       2003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能源形式严峻,而且中国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越发凸显,大规模利用天然气迫在眉睫。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被公认是最干净的能源。其制造过程是先将气田生产的天然气净化处理,经一连串超低温液化后,利用液化天然气船运送。天然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远远小于石油和煤炭,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早在2002年8月8日,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宣布与中国签订了总额为250亿澳元的液化天然气(LNG)出口合约。这是中国第一次进口液化天然气,该大型合约涉及的数量大约相当于世界最大的LNG进口国日本的进口量的5%。这项合约为期25年,从2005年开始生效。这个合约可能会使“西北大陆架气田”对其在Burrup半岛的设施追加投资,购买第五辆液化天然气加工车。

       澳大利亚西北海面的“西北大陆架气田”,由日本三井物产(综合商社)和日本三菱商事(综合商社)合资公司Japan Australia LNG(MIMI)和国际石油资本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等6家公司联合生产液化天然气(LNG),每年出口量300万吨。此项投资本身价值约15亿澳元。这一合同长达25年,每年供气370万吨。该项目将使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每年增加10亿澳元,约年均增长14%。由于中国成为西北大陆架气田的大主顾,中国海洋石油(CNOOC)也在商讨投资该气田的事宜。

       2003年7月29日,深圳燃气集团出让部分股权。四川新希望(19.10,-0.13,-0.68%)集团联手香港中华煤气,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签署深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原则性协议。其中,新希望占股10%,中华煤气占股30%,深圳投资管理公司占股60%。三方合资后的深圳燃气集团经营期限为50年。此后不久,新希望集团与日本住友商事及香港中华燃气成立合资企业。住友商事曾经参与投资新希望集团的华融化工项目,与香港中华煤气又有长期密切合作,三个“老关系”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2003年底,中国第一家液化天然气(LNG)基地在广东省大鹏湾正式开工,LNG项目一期包括能力为370万吨/年的LNG接收站、383公里的输气干线、配套建设的456万千瓦LNG电厂等,主要为珠江口东岸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城市和香港供气。该项目由中资绝对控股,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英国BP公司、深圳燃气集团、香港中华煤气公司和香港港灯公司等均在项目中占有股份。

       2004年5月27日,四川新希望集团表示,已与湖北、安徽、四川、江苏和甘肃省的一些城市政府签订了为期30年的独家供应协议。根据协议内容,新希望将获得这些城市的天然气独家销售权。新希望集团与日本住友商事旗下的分支企业,及香港中华煤气成立合资企业共同经营这些项目。事实上,此时的住友财团与三井财团已经统合了其金融系统,形成“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日本住友商事期待借助新希望集团和香港中华燃气的名气和关系拿下更多的协议。

       2006年5月26日,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驻中国总代表副岛利宏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讲话中说:“我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今天我们在澳大利亚开发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就会运到中国的深圳,这是中国首次从澳大利亚进口石油天然气,将在今天到达,这也是全中国第一次从国外进口液化天然气。”。此前的一天,中国媒体报道:一艘装载量为12.5万立方米的LNG运输船“西北海鹰号”,将装载中国进口的首批LNG,到达深圳大鹏湾秤头角的LNG接收站码头。这艘船从澳大利亚西北的皮尔巴拉港起航,船上的LNG来自澳大利亚的西北大陆架油气项目。

       2006年6月28日上午,我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LNG)试点项目——总投资达291亿元的广东LNG项目(深圳大鹏LNG项目)在深圳举行了隆重的投产庆典仪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共同出席了广东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的投产仪式。目前广东地区LNG的后续项目还包括:大鹏湾LNG项目一期在年供气370万吨的基础上增加200万吨、年供气能力为700万吨的大鹏湾项目二期、年供气能力为300万吨的珠海LNG接收站项目一期。

       珠海项目已列入国家“十一五”LNG项目建设规划,预计将投资80亿元,计划在2010年部分建成投产。广东省政府官员预计,到2010年,深圳、珠海两个LNG项目输气管道连接,将形成珠三角东西两岸连通的“∩形(马鞍形)”天然气输送网络,气源将多元化,供气的安全性也将得到提高。待上述后续项目全部建成后,广东每年的LNG供气能力将超过1570万吨。

       据测算,到2020年,中国的进口LNG市场将是个总值达600亿美元的“大蛋糕”。中国天然气市场正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西气东输、陕气进京、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广东福建进口LNG等一系列重大天然气项目的完成和实施,标志着中国将进入一个天然气时代。2002-2020年,中国将投入2200多亿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气管线和LNG接收设备的建设。对国外资本来说,液化天然气(LNG)无疑是块诱人的大蛋糕,以三井物产为代表的日本商社及其财团关联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在全球的快速布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响进军海外第一枪

       中国地大物博的传统观念,被近年来严峻的能源供求形势击碎,同时环境的持续恶化也迫使中国必须使用更多的“清洁能源”。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能源巨头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天然气储量方面一直非常积极,在经历了多次被拒之门外后,终于在印尼打响了进军海外的第一枪。在海外能源“圈地运动”中,日本综合商社既是中国企业的引路人又是竞争对手。

       2001年12月,中石油准备到海外购买油气田。因为没有足够的海外投资经验, 中石油主动地找到三菱商事在中国的分公司。在接到中国石油的要求后,三菱商事委派了东京总部负责能源事业的专家和中国代表处的协调人员与中石油的调查团一起到了印尼。经三菱商事介绍中石油接触了印尼能源工业的有关负责人,了解印尼油气田的基本情况。三菱商事还慷慨的向中石油提供了属于商业机密的有关原油品质的关键数据。2002年5月, 中石油在三菱商事的帮助下以2.16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美国Devon Energy公司在印尼的油气资产。

       与中石油一样,中海油也在2002年顺利进入印尼,该国政府批准了中海油购买印尼东固地区天然气的协议,来自这个项目的液化天然气将被运送到福建省的中海油接收站。从2009年开始的25年里,印尼每年将供应260万吨液化天然气,约合36亿立方米。中海油于2002年12月以2.75亿美元的价格向英国BP石油公司收购印尼东固液化天然气项目的部分股权。此后中海油不断增持在东固项目的股权,到2004年初已拥有该项目12.5%的股权。

       然而,中海油远征海外的道路并不顺利,日本最大综合商社三井物产也盯上了东固的天然气项目。2003年11月底,英国天然气集团(BG)表示欲以2.36亿美元现金的价格出售所持东固项目的3个产品分成合同区之一Muturi50%的股权(即整个东固项目10.75%股权)。三井物产与东固项目最大股东英国石油(BP)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以三井物产为首的日本综合商社一直是日本对印尼投资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对印尼政府有着巨大影响力。

       2003年12月2日,三井物产和英国天然气公司(BG)发布的公告称:在此前一天三井物产在印尼的全资公司三井印尼油气公司(Mitsui Indonesia Gas B.V. “MIG”) 与英国天然气公司的全资公司BG国际公司签订了相关合同。三井物产付出2.36亿美元现金,并准备在2004年的第一季度完成此项交易。不过三井物产要完成此项交易需要得到如中海油等大股东的表态,因为执行该合同的先决条件,除了要得到印尼政府的同意外,还需要原项目各股东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弃行使优先权。

       此时,作为该项目的较大股东,中海油不得不谨慎考虑如果以同等条件行使优先权的话这笔交易是否划算。毕竟,这是中国的石油公司首次行使优先购买权。中海油从当时和未来该项目可能在公司业务中占有的比重、三井物产的出价以及50%的权益出售是否将影响中海油利益等方面进行了仔细分析并正式做出了决定:为保护及增加公司在这个重要项目中的影响力,中海油决定行使优先购买权。

文章来源:【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所】http://www.baiyimin.com/  

出处:《经济》

...............未完待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