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627 1
2012-01-05

国民生产总值的经经目标,是决策上的失误。

第二封信

   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作为我们的经经目标,是决策上的失误。理由如下:

   第一,国民生产总值(GNP)本来是社会总产值在价值上的表现,分为,1,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2,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但是现在,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这里所说的收入,如果指的是物质生产企业的收入,勉强还可以认为是生产过程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但是现在是包括第一、二、三产业的收入,那么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就是一个虚假的数字。

   第二,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这里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单说,就是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部产品价值减去全部成本价值之和。

   第三,无论是(GNP)还是(GDP)的计算方法都是总产品价值减去总成本价值之和。问题是,价值这个概念已经不是产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的概念,而是成本费用,总产品的费用。说白了,就是成本价格,总产品价格。由此可见,这两种生产总值的变化就是以成本价格和产品价格为根据计算出来的,是随着这些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的。

   第四,总产品的价格是随着成本价格的变动而变动。成本价格包括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格,因此,要使这两种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就必须靠成本价格的不断增加。成本价格的不断增加就是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实际的情况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不断地上涨,从而带动了两种生产总值以每年两位数字的速度发展。

    第五,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呢?是因为,中国的人民币作为纸币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马克思告诉我们,作为国家控制的纸币的规律是:1,纸币的价值(交换价值)简单地决定于它们的量,纸币的数量越多,它的交换价值就越低就越贬值。2,商品价格是随着纸币的数量的增减而涨跌,纸币数量越多,它的交换价值就越少,和产品交换时使用的纸币的数量就越多,产品的价格就越高。可见,人民币作为纸币发行数量不断增加就是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以来,采用不断增加纸币的数量,提高产品的价格,实现两种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是一种错误的决策。这种决策造成的恶果:首先造成了通货膨胀,其次,造成了虚假的繁荣,最后,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因此,我建议,取消以价值为目标的经济建设,回到毛泽东时代的物质建设。唯如此才能把中国够建设成一个强大的不被帝国主义蔑视、欺辱的中华民族!

      此致敬礼!

                      劳动者2011年12月13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6 10:38:5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