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21 18:56:00的发言:仔细考察经济学中的价值概念,若是指对单位物品的评估,与边际效用同义。但有时价值还在一定场合指总量物品的评估,这时涵义就是效用。你讨论中就显示有这样的混淆。更不用提还有哲学的价值,成本价值等等用法。价值是价格原因的探讨者们使用的一个猜设,而边际效用则是关于价值众多内涵解释的一种。
广告重复与边际效用递减完全是两回事,你错把看广告当作“消费”了。根本原因是你未弄清,也似乎不愿意弄懂边际效用的概念。广告重复强化的是广告接受者对广告涉及产品的边际效用或欲望强度!根本谈不到边际效用递减问题。
1。“单位物品”之单位是人为规定的,面包可以是以kg、片、口、个等等为计量单位。当你说最后一kg的面包的边际效用时,是不是意味着其中的第一片和最后一片也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问题呢?最后一片当中是不是还有一个第一口第二口最后一口问题呢?最后一口当中是不是还有第一屑最后一屑的问题?
经济学史上,价值概念在前,效用概念在后,如果在许多地方同义,也应该是向先靠拢,而非另立炉灶吧?即便是创造出“边际价值”概念也比另搞一套强得多呀。
我认为,你那个确立一个交换比例的四个效用只能是总效用,交换者的原则应该是“得到的量的总效用应该不小于让渡出去的量的总效用”。我们如果认为消费者之所以买这么多,是因为这个量可以满足(如吃饱)需要,还是他考虑了第一单位、第二单位的问题?哪个更简单合理呢?
边际效用是0,如果不为零,说明对应的量不能使得需求者得到满足,进而,经济学就需要解释,为何行为人要做出不能使得自己满足的行为。
2。广告对于广告公司的客户来说,它本身就是产品、商品、消费品。没有一个出钱做广告的人会认为越做越无效。
边际的概念我的确搞不懂,教科书中也不知所云。你能告诉我你所理解的“边际”是什么意思?是增量还是增率?如果是增量,那么总效用概念足以;如果是增率,为何会有“总边际效用”这种词语出现在教科书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2 10:11:3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