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是个什么东西
2011年的6月,带着一种近乎狂热的躁动,我匆匆结束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学校生活,开始踏入社会。或许是在一个环境呆的太久的缘故,亦或是一颗想去远方见识不同风景的年轻的心,虽然潜意识里面有意识到自己其实真的很适合学校,但还是在燥热心态的驱使下和生活的压迫下选择了逃离,踏入一个我并不熟知的陌生环境——工作和社会。
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沿海小城威海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一份在大多数人眼中很不错的工作。我也曾经对此深信不疑,山东威海-沿海发达城市,××银行-国有大型企业,两者的结合必定是完美的,既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也能迅速扭转自己物质匮乏的局面。然而事实证明,这也只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也是大多数人的财富幻觉。工作进一个月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实现自己才华的平台,而且物质状况比上学期间还要匮乏。失望,怨悔、黄金卖出了白菜价……各种不良情绪阵阵袭来。不到两个月,我已经对这份工作毫无兴致,痛定思痛,在签订劳动合同不到10天的时间里,我递交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辞职报告。在送别晚宴上,带我的师傅喝的一塌糊涂,他也曾私下跟我说,觉得我综合素质还是要优于很多同批加入的新员工的。我打心眼里感谢我的师傅,感谢他教给我的一切,但是这是一份让我看不到任何希望的职业,我不喜欢这种生活和感觉。带着各位同事亦诚亦惜的祝福,我离开了这个留给我灰色记忆的城市。
第二份工作,是在祖国西部一家大型民企设在山东的分公司的工作。对方开出的条件比第一份工作稍好,当地的生存压力也小很多,没有太多考虑,我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单位。想象与现实永远存在差距,原本以为民企会比国企有更多灵活的机制,但事实再一次证明,这又是自己的一份天真。各种利益的纠葛,不同地域文化的矛盾,非人性化的管理使得现在的单位远非传统意义上行事高效,管理有序的优秀企业,而是融合了集权的长官意志,国企的拖沓作风,一切向行政命令看齐的怪胎,这种状况使得每个人都在发问,我能坚持多久?但是生存的压力很快又将这种疑问暂时压制 -毕竟现在还要指望这份工作糊口。但正如一位同事在微博中写到,“每次和别人交流都会很伤心,不如不交流”,每次有同事计划着自己的种种未来,也是在拷问我自己的灵魂,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未必……在一次次相似的梦境中,我开始慢慢领悟,为了现实中能多拿那么千八百的薪水,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在现今巨大的生存压力下,追逐财富幻想的游戏只能是一次次将自己带往陌生的道路,从而偏离自己梦想的轨迹。
2004年,是我面临的第一次关系人生道路的重大选择——高考。我在中学的时候特别喜欢历史,也曾经获得××市首届历史竞赛的第一名,也是该市直属的九个乡镇中学中唯一的一个第一名。因此在高考报志愿时,我十分想报考历史专业,但是迫于现实的压力,考虑到历史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在理想和现实面前,我第一次向现实做了妥协,报考了当时最热门的经济学专业-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但是社会喜欢,用人单位喜欢。然而仿佛冥冥中注定,背弃自己的意愿将会受到某种惩罚,最终我并没有被经济学专业录取,而是被调剂到了管理类专业,还是涉农的,一个我完全陌生的专业。
2008年,在经历了四年并不怎么成功的大学生活后,我选择了考研。一心想着进入一个985高校,选择一个热门专业的我,再一次压抑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再一次选择向现实妥协,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报考了国贸专业。可事实证明国贸专业确实够火,不仅烧灼了我的梦想,也吞噬了我不堪一击的现实,以近10分之差,我再次与报考的专业失之交臂,从而也再一次走上了不知会将我带向何方的调剂道路。于是原本想从中部省份回归东部省份山东的意愿,变成了穿越中部走向更西部的大西北的现实。
但是这一次,运气似乎占到了我这一边,虽然我入学的时候该校还只是一般二本院校,但就在2008年的年关,学校成功入围“211”工程院校,一举跨入名校行列,从而实现了父老乡亲们多年的名牌大学夙愿。更为庆幸的是,我在研究生期间遇到了一位学术上很有造诣的导师,是他慢慢将我引导进入了经济学的殿堂。或许在外人看来我们导师在对学生的管束上有些不近人情,我自己也曾有过抱怨,但是这几年跟着导师,学的东西真是不少,至少站在考量一个硕士研究生的角度,其学术超平应该说是出类拔萃的。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是我认识到自己可能在学术上会有一定的成绩,包括老师、朋友和同学也曾经说过,学校可能是我最佳的职业场所。但是我再一次选择追逐虚无的财富幻想,放弃了高校的职位,选择了银行,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循环。倘若梦想再一次降临时,我是否能够打破现实的藩篱,再一次选择追逐梦想?
追逐梦想是为了获得幸福和快乐。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去世后,他的一位朋友接受采访,总结乔布斯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时说道,乔布斯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一生都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在生活。一语道破天机,原来自己一直不快乐的根源就是没有按照自己的梦想和心愿,一次次在生活的压迫下和在金钱的借口中选择向现实妥协。其实恰恰忘了,真正改变命运的,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选择自己值得为之付出一生的事业。如果过几年重来一次,那只不过是在原地踏步。追逐一时的利益可能会使自己的物质有所改善,但也很难摆脱房奴、车奴、这奴那奴的境地,最终也让自己的梦想迷失,甘做精神的乞丐,在一次一次向现实的乞讨中,迷失自己梦想的道路。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每个人也会偶尔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召唤,可是,这些召唤总是被现实压制,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在金钱的借口中淡忘。没有勇气干生活的人到头来都被生活干了。
梦想是个什么玩意?不过是干几件自己想干的事情而已。从今天开始,干一次试试,梦想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