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405 4
2012-01-07

被日本掏空的“IBM-thinkpad”

文章来源:【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所】http://www.baiyimin.com/  出处:《环球财经》 2011年01月04日

       被日本掏空的“联想-IBM”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5.02 -0.40%]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具体而言,联想集团付出的12.5亿美元包括6.5亿美元现金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构成,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因此,这次收购实际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的战略合作行为。

       这次联想的收购行为,是中国IT行业在海外投资最大的一次,由此,联想集团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联想管理集团的管理层在两间国际顾问公司(指高盛和美林)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近13个月的谈判和工作量极大的业务梳理工作,最终走到了一起。根据彭博社预估,美林与高盛分别赚进约900万美元顾问费。

       事实上,中国联想集团2004年底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冲着IBM的ThinkPad品牌和技术而来的。然而,谁会想到第一款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电脑却诞生于日本大和实验室(原称“IBM 日本大和事业所”),而不是美国。

      日本是ThinkPad的诞生地。当时IBM PC的总经理无法忍受美国漫长的开发周期,从1991年开始将移动计算的开发工作转移到了日本,所有ThinkPad笔记本电脑机型的设计全部由日本大和实验室负责,可以说这里是历史上全部ThinkPad的家。

      当2005年5 月1 日联想宣布收购IBM PC正式完成的时候,某种意义上说,IBM 笔记本电脑最重要的火车头“日本大和实验室”才是联想12.5亿美元买下的最重要的资产。日本大和实验室是IBM笔记本电脑的设计开发中心,全球笔记本电脑产业许多设计、规格、用料和概念的创新,经常由大和实验室领衔。

       事实上,大和实验室的部分核心技术和人才早已经被转移出去了。2001年7月4日,日本IBM与台湾奇美电子公司合资成立一家名为“IDTech”的新公司,并决定将日本大和实验室的大部分开发骨干划入新公司。

       就在联想宣布收购IBM的PC业务后的第4个月,即2005年3月底,IDTech公司把液晶面板制造业务作为一家新公司独立出来,而三井财团的索尼公司则采取以185亿日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全部股票。其实,IDTech公司就是从三井财团东芝公司与IBM合资的DTI公司分离出来的,经过台湾奇美之手又转回到三井财团索尼公司的手上。

       与此同时,2005年3月初,日立存储(HGST)完成对IBM的并购和消化后,宣布在全球开设5间新的设计中心,以协助客户将硬盘装配到各项消费电子产品中。5间中心分别设在中国的深圳和台北、日本的藤市、英国的哈凡特市以及美国的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市,名为日立设计中心。

文章来源:【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所】http://www.baiyimin.com/  出处:《环球财经》 2011年01月04日

  作者:白益民,作者系著名产业经济学家 社科院“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著有《三井帝国在行动》、瞄准日本财团》等  

。。。。。。。《三井帝国在行动》、瞄准日本财团》电子版见附件。。。。。。。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2-29 09:12:17
还是一本不错的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09:12:38
推荐大家可以买纸质的来阅读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4:12:18
抽时间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4:12:24
抽时间看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